一个睿智、高效的校长要学会放权放手,从繁重的工作任务中抽身,轻装上阵,实现“四两拨千斤”的管理效果。做好总设计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1-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校那么大,事情那么多”,许多校长在学校工作和生活中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任何时候都是“大事小事学校事,事事关心”,疲于奔命。

    校长浑身是铁,能捻几根钉?“有权不可任性”,学校发展和管理不是校长一个人的事,作为“当家人”的校长要转变治理观念和方式,“敞开大门管学校”,树立民主开放、多元参与的管理理念,从操劳型校长向智慧型校长转型。对于学校事务,不能管得太多、问得过全,应凝聚广大教师的智慧和力量,“众人划桨开大船”。一个睿智、高效的校长要学会放权放手,从繁重的工作任务中抽身,轻装上阵,实现“四两拨千斤”的管理效果。

    校长是学校的“总设计师”,对于学校大大小小的事务,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校长不能成为学校的“大总管”,而是学校管理的引领者、指导者和掌舵者,要“眼高手低”,统揽而不包揽,集中力量多在学校的制度建设、顶层设计和发展规划等学校工作的宏观层面把握、调控,运用“化整为零”的方式将课程设置、业务检查、考核评比等微观事务分解和下沉到中层干部和教师身上,让他们负责具体操作实施。

    “一个好汉三个帮”,校长的副手和学校中层干部是校长得力的帮手,要善于运用“加减法”,提高管理的效率。校长应整合和优化学校管理资源,构建扁平化新型管理体系,推行分布式、网格化领导,将工作任务分解下放,各得其所、各负其责,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中层干部的管理作用,减少学校发展对校长的过度依赖。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学校是教师的家,管理要靠大家。现代学校管理倡导和追求自主管理和“无为”管理,学校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管。每一个教师都是学校的管理者,都能在管理中发挥自身独特的价值和作用,校长需要扮演好“精神领袖”的角色,凝聚大家的责任共识,放手给广大教师自主管理,将学校管理权、治理权还给全体教师,使每个教师都能拥有适合发展自己的舞台,寻求学校管理的“最大公约数”。应以目标为导向,以岗位为载体,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自我加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正人先正己,身教胜于严管。一校之长要想树立自己的权威,首先应成为广大教师学习的榜样和标杆。要求教师做到的事情,校长首先要做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感染和影响教师,让他们 “亲其师、信其道”,促使广大教师比照校长要求自觉“照镜子、正衣冠”。

    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为学生发展服务,而学生管理占学校管理的“半壁江山”,最让校长操心费神。能否有效降低学生管理的时间成本,考量着校长管理的智慧和能力。学校应遵循“各适其性,各逐其生”的育人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引导,减少对学生的管制,促使学生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实现知行合一。

    学校管理贵在科学、得法,只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形成强大的管理合力,增强学校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校长就能“稳坐钓鱼台”,而轻松、务实、高效的学校管理便会水到渠成。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肥城市安驾庄镇初级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