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工程管理项目化教学 打造特色课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1-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项目化教学是近年来各大高校为了优化教学方法、改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能力,不断尝试和实践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本质是指把项目引入教学,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对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保持高度的重视,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方式。

    项目化教学以其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契合青岛理工大学实现“全面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办学特点和办学目标的要求。作为学校优势且有特色的工程管理专业,积极适应时代和社会要求,从课程改革、路径建设、平台搭建等多个方面大力推进实施项目化教学,构建了一套基于工程管理核心能力培养的特色课程。

    “项目化”思维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建立特色课程体系

    依照项目化教学“实践性、自主性、发展性、综合性、开放性”的要求,学校立足于高等教育的新背景,基于自身特色与发展,结合新时代社会发展形势和高校教育要求,积极转变教育思想,变革课堂教学,为工程管理专业“量身定制”了一套特色课程体系。将工程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总体划分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工具性知识、专业知识四大板块。每个板块在加强书本和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按照项目化教学的要求,加入了社会交际、项目建设、工程实验、工程认知、管理实施等项目实践类课程,在考核中提高实践和应用的比重,打造了极具工程特色的课程体系。为了确保特色课程体系的落地实施和效果的发挥,学校和学院还按照项目规范与流程组建教学团队、分配教学任务、实施项目教学及管理。

    “项目化”思维优化教学流程和路径,明确专业教学方向

    项目化教学要求学校通过有目的、系统化的学习项目,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项目情境中进行项目分析、任务分解、任务实施,以及完成项目总结和评价等职业活动,从而习得完成实际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这实际上对学校的教学流程和实施路径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学校在教学中基于专业知识内在逻辑与工作过程逻辑,构建科学可靠的教学方法和流程,从而有效地组织学生学习活动。

    学校抓住工程管理在实际工程中专业要求面广、涉及部门和人员复杂、未知影响因素繁多等特点,将专业特色与学校特色结合,按照项目化教学的要求,对教学流程和实施路径进行了科学设计。在教学方向上,结合学校临海区位带来的海洋特色工程项目,开设了“建筑工程”和“港口与航道工程”两个专业方向,使得专业方向更加集中和具有特色;在教学流程设计上,设置了“项目布置—项目分析—项目实施—项目报告—项目评议”5个核心环节,依据项目的具体性质和内容,更加顺利地实施项目化教学,学生不仅体会了技能获得的过程,更认识了知识意义建构的过程。在教学项目的选择上,结合校内校外实践教学环境选择教学项目,并随着工程管理行业的发展要求而动态调整教学项目,项目来源于工程管理行业某个具体的工作任务,不再是教师凭经验把知识点分割或整合而形成的虚拟项目任务。教学方向、流程、路径等方面的建设和完善,让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更具地域特色,为本专业的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科学参考和指导。

    “项目化”思维搭建多样教学实践平台,创造实践应用场景

    教学实践是项目化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学生利用各类平台和设施,按照社会项目执行全流程进行操作实践,以获得与专业知识相对应能力的过程。教学实践平台的搭建、数量、质量、广度、深度等,是高校教学实力的重要体现,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尤其是工程类专业教学实践平台的搭建,不仅追求验证课堂理论知识,更着重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项目实践环境,打破传统课堂的空间和时间限制,提供了极大的场景保障。

    为增强学校工程管理专业的研究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科发展水平,建设特色更加鲜明的优势专业,学校积极利用校内校外资源,为工程管理专业搭建了内外相连、类型多样、条件完善的教学实践平台。目前该专业拥有5个省部级以上实验实践教学平台,以及BIM综合实验室、VR虚拟仿真实验室、建筑结构模型实验室、工程项目管理模拟及招投标模拟沙盘实验室、云计算大数据实验室等。学校先后与中建八局、青建集团等30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深层次合作机制,建设了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就业基地。这些平台的接入,让工程管理课程更加贴近社会所需,成为了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重要特色,全面提升了学校工程管理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为学生走入社会、走向岗位、实现价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刘涛 温晓慧)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