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工程” 探索英语课程思政教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1-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新媒体、智能终端及网络通信等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工程”成为不可阻挡的社会潮流。近年来,智慧课堂、云班等“互联网+”学习平台在高校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英语是高等教育重要的基础性必修课之一,充分挖掘英语教育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构建“互联网+”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发挥英语课程的育人作用,构建英语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育人大格局,是新时代英语教学的应有之义。

    创办于1945年的玉林师范学院是包含本科教育、高职教育、成高教育、留学生教育,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所属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学校秉承“厚德博学、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扎实推动基于“互联网+工程”的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为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20多万名“下得去,留得住,有作为”的义务教育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明确“互联网+工程”的作用,夯实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基础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大学英语课程课时长、学分比重大,是高校思政育人的重要抓手。科学利用互联网在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的作用,是扎实开展“互联网+”时代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坚实基础。玉林师范学院正确认识“互联网+工程”的重要作用,在英语课程中增加思政元素,凸显人文精神,夯实了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基础。

    玉林师范学院拥有英语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形成了以多媒体网络环境为支撑的基础教育优秀师资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举办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不断完善、优化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并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加大对师德规范和教育情怀等的支撑力度。召开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合理性毕业班学生代表座谈会,毕业生代表们结合自己的实习经历,分享在实习教学中遇到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理念等方面的问题,提出改革优化的针对性建议,积极推动英语专业课程的优化设置和整体发展。

    创新“互联网+工程”的举措,拓展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

    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主流发展趋势,“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能够有效提升教育效果,课程思政教学也不例外。学校充分借助各种“互联网+”教学平台,在狠抓线下教学实践的同时发布线上任务活动、拓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让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强化学生的爱党强国情怀。

    坚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遵循“学用结合,服务社会”的理念,组建英语专业卓越班与跨境电商卓越班,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在线课(慕课)、混合课、线下课、实践课等建设,专业基础课、核心课全部按一流课程标准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慧课堂体系。

    充分利用智慧树、中国MOOC大学平台等线上平台优质资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平台资源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运用线上教学答疑解惑,直播讲解重点难点的同时,与学生一起学习和讨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后内化吸收,深入思考。

    树立“互联网+工程”育人观,打造优秀英语课程思政教学队伍

    教师是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个人品行、职业素质、育人能力,会直接影响英语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效果。学校重视优秀英语教师队伍建设,多措并举,帮助教师树立“互联网+工程”育人观,强化教师育人意识,提升教师育人能力。

    建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双师化”、校内与校外结合的“专兼化”制度。以专业特色为支持,聚焦强化师资保障这一关键环节,努力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积极做好聚才引才稳才工作,先后引进10多名博士,形成人才团队优势。依托校企合作项目,派出多名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培训,努力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

    召开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专题培训会,明确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阐释外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实施路径,要求外语教师增强课程思政意识,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有机融合,让外语教学讲出“思政味”,实现“外语教学”向“外语教育”的时代转型。

    选派教师参加中西部8个省份9所高校组织成立的“英美文学及选读教学与实践虚拟教研室”活动,参与讨论虚拟教研室活动开展情况,为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举行一系列教学名师教学示范课活动。教学名师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英语教学环节,充分使用“学习通”平台,通过创新的教学理念、改革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陈泠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