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展示的舞台人生的风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1-06-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大家都说,一年一届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就是职业院校的风向标,每年新增的比赛项目会影响学校的课程设置,大赛引领着整个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和技术创新。我认为,大赛同样是每一位参赛者人生的风向标,参赛者经过周密地准备,提高技艺;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切磋,开阔视野;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大舞台上展示自己,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我想,这是大赛带给参赛者们最重要的东西。"

看着机械实训中心里正在积极备战本届大赛的选手们,天津职业大学助理实验师李文军回想起自己的参赛经历。李文军曾获得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注塑模具CAD设计与主要零件加工"项目一等奖,这次参加比赛的经历不仅给他的学生生涯添上精彩的一笔,更改变了他的职业规划,甚至整个人生。

"准备充分,随机应变,胜利终会属于我们。"

"当时,我和两个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组队。我们设计工作还没完成时,已经听到别的参赛队开始制作了。时间紧迫,所以设计一完成,我就把所有参数都提到最高来制作模具。"虽然已经过去三年了,李文军对比赛时的惊心动魄还记忆犹新。赛前充分的准备和临场的战略调整让他们顺利地将一等奖收入囊中。

比赛前的三个月,李文军的团队就开始做准备。整个项目按流程完成下来需要6个小时,所以,每天进行两轮练习,他们就要从早晨8:00到晚上8:00一直留在操作间。李文军说:"老师也每天和我们在一起,还得给我们送饭,捆绑式的辅导让我们进步很快。"

为了完美每一个细节,做到万无一失,他们把比赛时会遇到的每一种情况都考虑进去,比如,参数过大、机床停车、刀具损坏等,并逐一想对策,进行反复演练。一天练习下来,一整块钢料毛坯就只剩一半了。每天训练结束时,他们都能从机器里掏出许多废料。

"一对一的辅导,反复的联系,加上比赛的压力,让我的操作技艺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提高。但由此而增强的自信,对专业技能的证明,专注与细致的工作态度,更为重要,直到今天还一直影响着我。"李文军觉得,他从大赛收获的远比一个"一等奖"要多得多。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