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汉语桥天津赛区 五选手获“进京资格”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1-06-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5月31日,第四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天津赛区)在天津师范大学八里台校区逸夫楼二楼多功能厅举行。来自天津与河北地区的八所高校留学生参加了比赛,其中,师大共派出三名留学生参加比赛。 

据介绍,这三名留学生分别是在兔年春晚上被全国观众熟悉的来自肯尼亚的茹丝、来自保加利亚的拉多斯丁,来自泰国的朱光明。上午8点半参赛选手们开始了笔试阶段的“角逐”,考场上来自不同国家的38名留学生“奋笔疾书”,专心致志地答题。 

来自蒙古的奥日罕告诉记者,参加“汉语桥”比赛“特别有意思”,就是“感觉成语和填汉字比较难”。韩国的高成宇说,自己在上高中时便来到中国学习,现在已经五年了,虽然他感觉今天的考题还是有一些难度,但他说:“我的口号是‘我参与,我快乐’。” 

记者还采访了已经是第二次参加“汉语桥”比赛的该校留学生茹丝,她表示很高兴能参加此次比赛,她也认为今天的成语有的比较难,“把我难住的那个成语是‘闻所未闻’!”好学的茹丝还向记者问起这个成语的意思。 

下午1点,笔试通过的选手进入了面试环节。师大国际交流学院院长钟英华、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印永清、《汉语世界》主编文学春三名嘉宾担任面试阶段的评委。开场前,现场气氛非常活跃,观赛同学纷纷为本校参赛者加油助威。 

面试环节采用才艺展示的方式,参赛留学生除了表演唱歌、舞蹈、朗诵、乐器等节目外,更多的同学还融入了“中国元素”——剪纸、武术、相声、书法等传统中国文化在留学生的演绎中,更加引人入胜,博得了现场观众和评委的阵阵掌声。 

评委们通过参赛队员的现场表现,最终共有5名同学拿到了“进京通行证”,获得去北京参加“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的决赛资格。 

赛后,记者采访了在第一轮比赛直接晋级比赛的该校选手拉多斯丁,他说:“我感觉很幸运,这个荣誉让我增加了自信,我的人生又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茹丝则深情地说:“我太爱这个地方了,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汉语、学习中国文化,为中肯文化交流搭建平台,促进交流!”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