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课程赋能生态文明教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4-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列为中国式现代化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之一,提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同时,国家更加重视加强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2021年,生态环境部、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了《“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旨在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2022年,教育部发布了《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将绿色低碳纳入大中小学教学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各学段的课程教材中。

    课程教学是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方式。中小学如何通过课程建设赋能生态文明教育,助力实现国家生态文明战略,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命题之一。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构成三级课程体系。学校以实施国家课程为主,同时结合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展教育教学。生态文明教育赋予了课程建设新的视角与活力,学校应根据三级课程不同的定位和特点,持续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国家课程重在渗透与创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指出,课程应注重生态、跨文化和跨学科学习,以帮助学习者获取和创造知识,同时培养其批判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从国家课程来看,生态文明教育体现在地理、政治、生物学、劳动、外语、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中,主要是通过学科知识进行渗透。学校如何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过程中落实生态文明教育?笔者认为主要有三条路径:一是在国家课程中探索设置生态文明教育相关主题,进行基于生态文明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大单元、大概念重构,通过学科教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等路径实现育人方式与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综合性、情境性和生活化内容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生态文明素养。如北京一六六中学研发的基于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基因工程、控烟主题课程,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3(SDG3:良好健康与福祉)的学习目标相结合,通过主题学习的方式,进行单元化主题学习。二是打通国家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两门以上的学科内容,从整体主义的视角出发,将学科知识与校外的社会实践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规定各门课程要设置不低于10%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增强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强化学科之间的关联。目前,已经有很多学校将地理、历史、科学等学科知识与环保社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起来,促进课程育人、实践育人与文化育人,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三是将国家课程和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结合,把学科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打通,具备条件的学校可以依托“翱翔计划”,选择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主题,发挥生态文明教育自身具有的综合性特点,开设进阶式课程设计,通过项目式学习与跨学科学习,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养与生态思维创新能力的新时代拔尖创新后备人才。

    地方课程重在整合与创生

    地方课程与生态文明教育的融合创新需要区域教育层面的整体推动。近年来,很多区域已经开展了系列探索,主要有三种模式:

    一是依托国家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组织区域内的优秀教师团队开发地方课程和教材,以生态研学活动课为主要实施载体,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设计更加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聚焦问题解决,强调深度学习与跨学科学习,突出分级分层,引领青少年参与本区域的绿色社会建设,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北京市海淀区开发的“三山五园”地方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石景山区以模式口、天泰山为主题的“我爱家乡石景山”课程,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出了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相关建议,有效提升了社会责任感。

    二是整合社会课程资源,通过购买服务和区域教师教育科研机构再加工的方式,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将课程提供给学校,助力学校课程与教学质量提升。这类课程注重理念创新与多方合作,注重与社区教育融合,引导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为社会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如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教育中心主导研发的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对话世界”国际理解教育综合课程,关注了新课标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优先行动领域。如社区治理、青少年社会参与等层面的融合,融通古今,兼顾中外,打破学科边界,引领学习者建立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是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创新课程。

    三是开展区域生态文明教育特色课程群建设。地方课程群的构建可以根据新课程标准育人要求,围绕区域办学理念和新时代生态教育理念,根据区域特色学习资源特征进行整合与创新,课程群将德育、劳动课程、科技课程等进行整合,构成生态经济类、生态文化类、生态环境类、生态科技类等多个模块。在此基础上,开创区域生态文明教育特色课程建设模式,从顶层规划、机制建设、资源整合、项目管理、教师培养、课程研究、效果评价等方面规范治理,助力区域生态文明教育的持续深入开展与实施。

    校本课程重在融合与重构

    校本课程是学校实现生态文明教育最重要、最直接的一种方式,面向未来,需要采取更深入、更有效的方式进行融合与创生。实现途径主要有三种:

    一是开展基于特色办学理念的学校整体课程建设,架构起由课程教学、实践体验、环境滋养、文化熏陶等要素构成的生态文明素养培育育人体系。学校基于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可以创生三层叠加的课程结构:第一层面是以国家基础课程为主的绿色基础型课程,主要是利用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要求的10%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课时来实施;第二层面是绿色拓展型课程,即面向不同兴趣与特长的学生群体,以特色主题课程及实践活动为主,如气候变化课程、“双碳”课程等对绿色基础型课程进行有益扩展与补充;第三层面是绿色专长型课程,面向有突出特长、有发展潜力的部分学生个体或社团,以体现学校教育教学特色的社团活动及特色课程为主,属于探究类与体验类课程,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与创新性。

    二是进行精品特色校本课程设计。校本课程应强化“跨学科主题学习”理念,以基于学生立场、真实问题驱动、团队合作探索为共同特征与价值追求,突破原有课程的视域和框架,打破学科界限,以“主题项目”的思路重构课程内容,以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为导向,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与育人模式。

    三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一体化设计与重构。集团学校可依托集团化办学的优势,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以德育为主线,在梳理学校德育实践的基础上,厘清生态文明教育在各学段实施的具体目标,开展节约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气候变化教育、基本国情教育以及节粮节水节电等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潜移默化地让不同学段的儿童、青少年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如北京九中教育集团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在中小幼等不同学段一体化实施中以生态文明主题教育为主线,对各学段课程进行整合与重构,实践成效显著;北京市宏志中学构建了初中、高中、大学一体化的中医药文化课程体系,通过课程传承中国中医药文化,培养学生的道法自然、天人和谐的传统文化智慧,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中医人才。

    扬帆起航,奋楫逐浪。面向未来,教育工作者需要通过课程重构与理念创新,将三级课程与生态文明教育有机融合,持续培育学习者的学科核心素养与生态文明素养,用新理念、新技术与新范式赋能中国教育现代化,助力国家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所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室主任;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优先关注课题“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趋势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BJEA22020)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