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教育信息化高质量发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0-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项教育信息化政策的落地,一般分成基础研究、实践检验和普及推广三个阶段。教育信息化不宜盲目实践,更不应该急于大范围推广,必须在做好前期基础性研究的工作上开展实践。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董玉琦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目前国家层面和全国各地都在制定“十四五”教育信息化规划。近期与此相关的教育新政频出,如《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双减”政策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制定好“十四五”教育信息化规划,更好地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进行以下几个问题的探讨:

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初心是什么?

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一部分,它承担着两个方面的责任:一是要解决现有教育体系中出现的问题,或者说是尝试解决;二是要在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方面做一些探索。因此,教育信息化要着重解决现有和未来教育体系面临的问题,如“教育质量如何提升”“个性化发展如何实现”等。本质上讲,推进教育信息化,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当然,教育信息化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影响,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和数字孪生技术等。万万不可只见技术不见人,因为技术是用来满足用户需求的。教育信息化的逻辑起点不是技术,而是人的发展,特别是学生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的表征是什么?

教育信息化高质量发展是可以判断的,那么,其表征是什么?深入考察我国教育信息化实践状况,不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技术的频度不高。不进入课堂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只能是“外围战”,课堂教学才是主战场,因为学生在课堂中。所以技术进入课堂,有效改善教学就应该成为教育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表征。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视角看来,技术进入课堂并有效改善教学单纯依靠一部分教师的自觉行为还不够,应该从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上长远考虑。

怎样才能实现技术进入课堂并有效改善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技术的频度不高,究其原因,是有效性和便捷性没有得到解决。而有效性、便捷性不是靠行政命令可以实现的,更不是建设了所谓智能化的校园网,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关键还是在于基础研究。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开始进入快车道或者领跑阶段,已经没有可资借鉴的经验、理论,只能靠我们自己加强基础研究来指导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作为研究的战略或者说突破口,不是盲目地把最新的技术引进课堂,而是要把相对成熟的技术应用于课堂,但必须是在创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开展的研究。作为一种尝试,我们研究团队于2010年提出了“学习技术(CTCL)研究范式”。十年来,团队从认知、情绪、思维等视角展开的系列研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其中具有突破性进展的是近三年的“技术支持的基于认知发展的个性化学习”研究。研究发现:恰当的技术应用能够促进学习者学业成绩提升;个性化学习是技术促进学业成绩提升的重要路径;差异化的认知发展是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机理。

为什么推进教育信息化必须按阶段有序进行?

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急不得,慢不得。笔者认为,一项教育信息化政策的落地,一般分成三个阶段,即基础研究、实践检验和普及推广。教育信息化是人类面临的崭新课题,尚没有成功的经验和规律可循,人们对其需进行持续且深入的探究。教育信息化实践既关乎教育伦理,又依赖巨额的前期投入,所以教育信息化不宜盲目实践,更不应该急于大范围推广,必须在做好前期基础性研究的工作上开展实践。“三步走”是一个循环,实际情况可能是多次循环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推进教育信息化需要建立怎样的协同创新机制?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政府主导、多主体参与的系统性社会事业。在推进教育信息化机制方面,国际上比较成功的范式是“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政”是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能够进行资金和组织调控,推动和组织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发展;“产”是指信息技术企业、公司等能够与大学、科研机构共同开展研究;“学”主要是指作为新理论、新技术、新政策接受者和受益者的中小学校;“研”是指新理论、新思想和新技术的主要诞生地——大学与科研机构。例如,为了加强编程教育,日本文部科学省要求以中小学校为主体,各地教育委员会提供支持,同时还要与企业、大学等开展积极有效的合作。这种协同、联动、创新的模式体现在政策规划、实施和评估的各个环节,各主体分工明确、相互协调,充分体现了“政产学研”协同的机制。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