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课程思政建设之基 创新育人模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5-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高校要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专业教育课程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色,深入研究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提升价值引领性。

    高校化学、化工类课程以化学反应现象、原理应用等科学知识与技能传授为主体内容,该类课程紧密联系国家建设、国防、生产生活实际,要求各级各类人才必须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才能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六盘水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教师积极挖掘专业课程中紧跟时代脉搏和国家需求的价值元素,调动隐性育人作用,夯实学生理想信念根基、厚植学生爱国情怀、锤炼学生品德修为,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扎实的价值底色。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院长、“物理化学”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负责人雷以柱在冶金专业“物理化学”教学实践过程中,从科学史、科学家、国家需求、行业进步、“三线精神”、新时代贵州精神等角度,深度挖掘物理化学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将课程思政案例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自然展开,实现爱岗敬业、苦干实干、工匠精神、职业伦理、奉献祖国等价值观塑造深度融入“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激发冶金专业学生建设“四区一高地”的使命感和扎根基层、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具体实践上,学院将价值观塑造融入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同时收集、挖掘、整理“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案例,建立课程思政资源库。另外,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方式改革,强化课程思政案例教学设计,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解决重知识而轻能力、价值引领缺失、学生缺乏责任心和担当精神等问题。

    “无机化学”省级“金课”负责人、省级“金师”白新伟介绍说,无机化学课程是学校化学化工、环境材料、矿物加工、冶金、生物科学等专业学科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和桥梁。无机化学课程授课对象为大一新生,大一阶段既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折点,也是人格培养的关键期。无机化学课程内容多、知识面广,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学院可围绕“提炼‘精盐’”“‘精盐’入水”,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无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创新。首先,挖掘与课程内容相契合的承载着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政元素——“精盐”;其次,将挖掘的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教学过程,真正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入脑、入心,达到“‘精盐’入水,润物无声”的实效。具体措施为:一是双向挖掘地方特色、时代特色思政元素,有机融于课程教学内容,利用学生对思政元素的熟悉度增强其接受度,借助时代感提升亲和力;二是实施“一宣传、二展示、三渗透、四呈现、五融入、六坚守”的思政融入策略,充分发挥思政元素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三是采用进阶式教学模式,打破思政融入过程中教师唱独角戏的固有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师生的双向互动中提升价值引领的实效性;四是构建慕课资源端、超星学习服务端、微信公众推送端的“三端合一”教学信息化资源支持平台,促进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课内外的融合,弥补课前、课后育人空缺;五是实施多样化、全方位的考查和评价,关注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获得的同时,检验学生情感和价值观变化等方面的课程育人成效。

    环境工程系青年教师、“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负责人王远兰坚持受教育者先受教育,用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引领和影响学生,向学生传播正能量。她认为,“可从科学史、工匠精神、环境保护、行业需求等角度,深入挖掘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利用热门电影、爱国动漫、热门短视频等不断丰富思政素材库,将价值目标融入整个教学环节,不断提升课程的育人效能”。

    六盘水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制定了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实施细则,深入研究各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见效,学院教师大力夯实课程思政建设之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创新创业时代命题,探索出一条“大思政”育人新模式,培养了一批批扎根六盘水、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白新伟 雷以柱 张龙 王远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