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走好新时代教育赶考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1-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21年,湖州市教育系统积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聚焦新时代百姓对教育发展的新期待与新要求,汇聚教育发展的强劲动力,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加快构建公平优质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打造“学在湖州”品牌。

举好党建引领“指挥棒”

“拥有像王会悟这样的杰出校友,每个二中人都引以为傲。作为中共一大的女卫士,她以自己的坚毅勇敢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出巨大贡献。”一堂《学党史汲取力量 正青春砥砺前行》专题党课,将湖州市第二中学业余党校的学生们与前辈校友王会悟的距离拉得更近了。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湖州二中建校120周年。学校党委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百廿校庆活动结合起来,在校园内营造了“学党史、强党性、跟党走”的良好氛围,凝心聚力办好“红色校庆”。也正是在“四史”知识竞赛、三行情书献给党比赛、红五月大合唱比赛等一系列活动中,湖州二中的学生们对百年党史有了更深切的体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信念也更为坚定。

以组建一支宣传队伍、编写一册红色教材、打造一批研学路线、开展一个主题活动为主线,湖州积极开展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的“四史”教育,不仅推出了《讲给青少年的100节党课》《湖州红色研学》《湖州红色议学》等一批“党的知识进课堂”地方教材,而且推出了5条红色研学精品线路,同时将党建和教育教学相融合,建立起50个党建联盟,引导广大师生学思践悟、奋楫笃行。

半年多过去了,不少湖州市民仍然对盛夏那场时尚T台秀念念不忘。“各部门请注意,模特已就位,三、二、一,音乐起……”在靠近后台的位置,对讲机里传来T台秀幕后总策划姚律的声音。身为湖州艺术与设计学校服装专业部部长,姚律多年来担任毕业成果秀的总策划,早已驾轻就熟。而他的这份热忱与初心,在“艺心”衣意校企合作党建联盟里得到了更生动的演绎。

作为湖州市首批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学校,湖州艺术与设计学校始终坚持以党建领航为核心,坚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智能集成的“大职业教育”之路。而姚律所在的第三党支部更是依托服装专业,对接当地优势与特色产业,积极培育服装设计、服装陈列、童装设计与制作等岗位人才,还为当地50余家服装企业提供了品牌提升和新品开发等服务,为企业创造了近亿元的总产值。

●以建党百年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全市各区县实现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100%覆盖。市域内所有505所中小学共建有基层党支部605个,选树各级党建示范校79所、支部特色品牌191个,支部品牌项目实现“满堂红”。持续加强清廉示范校建设,连续两年在全省教育系统清廉学校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

画好教育布局“新蓝图”

伴着和煦的晨光,织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一年级家长开放日如期而至。620多位家长跟随着小小讲解员们一同走进新落成的校园,沿途参观了音乐喷泉“织梦广场”、勇忱游泳馆、上下两层的师生图书馆“有光书房”,以及可容纳2000名学生一起用餐的恩泽餐厅……花园式的校园、智能化的设施,吸引着家长们的眼球。他们对新校园给予了高度评价,也对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充满了新期待。随后,家长和孩子们一起享受阳光大课间,一起走进课堂零距离参与教学,看到孩子们认真锻炼、笑容灿烂的样子,家长们纷纷拿出相机,定格这珍贵的画面。

郭辉也是参观队伍中的一员。他来自安徽省亳州市,是织里实验小学一年级学生郭子安的爸爸。2020年才到织里镇打工的他,本以为孩子是不可能进入织里公办小学的。

随着织里镇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流入织里,新居民子女就学难问题越来越严重,保障新居民子女入学便成了织里城镇化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迫切要求。新建吴兴实验小学,扩建晟舍小学……织里镇党委、政府加大投入,把学校改扩建工程当作一件重要的民生实事来抓,推进共同富裕,不断提升新老织里人的获得感。2019年,织里镇启动了投资3.5亿元、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能容纳60个教学班的织里实验小学东校区改扩建工程。

2021年8月,织里实验小学新校舍投入使用。新校舍将江南水乡特色融入了现代智慧校园,是一所功能齐全、设施一流的“花园式学校”。学校的招生规模也从过去的10个班一下子扩大到14个教学班,大大缓解了织里镇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郭辉的孩子郭子安被幸运地录取,成了占新生60%的新居民子女中的一员。

随着织里镇教育资源迅速扩大,如今,新生入学的条件已放宽到只要家长有社保,孩子就可以摇号入学。2021年暑假,织里镇小学的招生规模已达30个班,实现了新生入学全覆盖,基本满足了新居民子女的入学需求。地处中国“童装之都”的织里镇,让新老织里人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在织里感受美好生活。

●制发《湖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持续提升新建小区教育资源配套水平,2021年全市共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7所、义务段学校14所,新增学位2.1万个。加快全市第三轮教育布局调整,滨湖高级中学等4所高中正式启用。助推湖州师范学院更名大学,湖州学院挂牌并正式招生。全力做好高水平规划建设湖州高教园区的服务工作。

唱好数字化改革“进行曲”

点击吴兴区“教育大脑”的安全监管模块,有关校园监控、校车监控、食堂监控、配送企业监控、培训机构监控等内容赫然在列。通过将多类分散的视频监控接入统一平台,各类原本孤立的信息得到集成展示。

遵循“1个数据舱+6大模块+N个应用”的建设思路,吴兴区教育局将政务服务、安全监管、装备管理、家校共育、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等内容都纳入“教育大脑”系统中枢,纵向可实现与市、省“教育魔方”平台的无缝对接,实现各类教育数据资源的集成汇聚和贯通共享,横向可实现与应急管理局、大数据局、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卫健局等部门的协同联动,打破部门壁垒,实现智慧管理。在前不久举行的“2021第六届IDC中国数字化转型年度盛典”上,吴兴区“教育大脑”还获得了“IDC智慧城市大奖”。

浙江省“教育魔方”首批3个县区试点之一就设在吴兴区。如今,这一工程在湖州市教育局的统筹指导下,已具雏形,全市其他区县也积极同步推进。“湖州市雪亮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和“校外培训机构综合管理服务应用”还入选了《全省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一本账S1”三张清单》。

在“数字湖州”中开辟“整体智治”“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教育子页面,涵盖核心业务、资源分布、监测预警、改革创新、多跨场景等5大块内容50余项教育信息,湖州进一步拓展教育政务服务的广度与深度,实现行政许可、行政确认等6大项58个子项智能“秒办”。不仅如此,在原“钉钉”组织架构的基础上,湖州还升级推出“湖教钉”应用,实现了组织架构市、区(县)、校三级贯通。

在安吉县,区域教育场景应用集成系统也充分整合各部门数据资源,实现入口统一、权限分级管理,还将对接至省教育厅即将推出的“浙教钉”,有效解决平台多、账号密码多、人员变动快、管理繁杂等问题,构建数智驱动的教育治理新格局,培育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应用新生态。在德清县,依托“区域互联网+创客教育”项目建设,实现了横向融通对创客空间进行区域平台化的集中管理,纵向贯通学校创客空间与德清管理平台和省级平台。在长兴县,“学生校外培训综合集成服务”项目成功入选省“揭榜挂帅”项目,目前正稳步推进2.0版本的迭代升级。在南浔区,新型城乡教育共同体研修系统实现了数据跨区域获取,并能同步至区县管理平台和省级大课表平台。

●持续打造市“教育魔方”基础支撑系统,吴兴区成为省“教育魔方”首批县区试点(全省仅3地),成功入选省首批创新试点项目4项、市级信息化项目5项,实现“湖教钉”应用市、区(县)、校三级贯通。“学生校外培训综合集成服务”入选省“揭榜挂帅”名单。提升教育政务服务水平,“即办事项”“承诺期限压缩比”“电子归档”实现率均保持100%。

筑好平安校园“防火墙”

“老师,我们换新校车了!”“老师,新校车的座位比以前更宽敞,座位上还有火箭、飞船的图案,坐在车上,好像去了太空!”刚下校车,德清县禹越镇高桥中心小学205班学生卞可昕、陈鸣皓就围着教师,迫不及待地分享乘坐新校车的激动心情。

截至2021年12月,德清县全面完成了非专用校车的淘汰报废工作,符合国家专用校车技术标准的80辆新校车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此次更新的校车为国六排放标准,更加绿色环保,车内配置了外防护圈、智能网联系统、智能电子防遗忘系统,学生乘坐起来更安全、更舒适。

“新校车360度全视角,车子外面一圈都能通过车里的显示屏幕看到。”驾驶员赵海荣兴奋地介绍,“新校车车轮不停,车门就开不了。这车还自带紫外线消毒功能,早上进去,还能闻到太阳味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