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莉教授的“大运课程表”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7-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林莉(右三)与志愿者在训练中。
学校供图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特别报道·大运人物

    “眉心要打开,眼睛要有神,尽量露牙笑……”近日,成都体育学院的阶梯教室里举行了一堂特别的礼仪课。这堂课的学生,是成都FISU世界学术大会的联络员和礼宾组志愿者,教师是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林莉。

    FISU世界学术大会是国际大体联最高级别的学术会议,也是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林莉的这堂课,是她“大运课程表”的最后一节,随着开幕式的临近,相关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已经逐步上岗,进入服务状态。

    林莉是成都大运会聘请的专业培训讲师之一,负责相关人员的礼仪培训。今年3月,她就受邀参与成都大运会观众服务教材的编写,同时还带领团队先后为开闭幕式志愿者、观众服务志愿者、大运村志愿者、世界学术大会志愿者和部分城市志愿者进行服务礼仪专项培训20余次。成都大运会上万名志愿者和工作人员,都是林莉的“学生”。

    4月28日,志愿者通识培训;5月21日,观众服务礼仪培训;6月20日,礼仪实操训练;7月10日,大运村志愿者礼仪培训……在林莉的手机里,有一张密密麻麻的“大运课程表”,从3月开始,每个月几乎都有10节课以上。与手机日历绑定,随时提醒她准备下一次课程,也同时记录了她为成都大运会上的每一堂礼仪课。

    “针对观众服务志愿者,侧重在氛围营造、座席引导;针对城市志愿者,更多地会在他们的表情管理和言谈上……”林莉说,针对此次大运会的礼仪培训,她和团队量身定制相关礼仪课程,针对不同岗位,通过集中授课、分组实训的方式,从志愿者服务意识、服务形象、服务技术等方面开展培训,内容覆盖志愿服务全过程。

    “我们希望通过培训,不仅让同学们在这次的志愿服务中出彩,还能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职业生涯有所帮助。”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林莉介绍,培训课程更加注重强化服务意识、明确角色定位,并用可量化的礼仪标准让志愿者能够满足各自岗位的需求。同时,林莉还着眼于大学生志愿者的长远发展,对课程进行了精心设计。

    成都大运会观众服务领域专家顾问齐怀远告诉记者:“林莉礼仪团队在大运会观众服务志愿者培训中,既充分让志愿者学习到了应有的礼仪知识,又利用课堂传授了大运会知识,受到了志愿者们的一致好评。”成都FISU世界学术大会礼宾组志愿者、成都体育学院学生刘乙钦说:“听了林老师的课,不仅学习到礼仪中最实用的技巧,也让我对以后的职业生涯有了更新的认识。”

    “你们代表着中国青年的形象,你在哪里,中国就在哪里。”这是林莉每堂课都会给学生讲的一句话,在她看来,礼仪培训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操作,更重要的是思想引领。作为从事思政工作的高校教师,林莉注重在礼仪培训中融入思政元素,以礼仪之美培根铸魂。依托设立在西南石油大学的四川省重点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林莉牵头成立礼仪培训工作室,工作室现有10名成员,既有在高校从事礼仪教育的教师,也有电视台记者和主持人,承担过全国第十二届运动会、全国第九届残运会暨第六届特奥会、成都世乒赛等重大赛会的礼仪接待培训。

    在参与大运会礼仪培训的工作中,林莉也看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许多闪光点: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每一次上课,林莉都会遇到一些性格腼腆的学生,但每一次也都能看到他们在努力改变自己。一次次地练习眼神、微笑、引领手势,课堂上他们往往是最刻苦的,也是进步最大的。

    “相信这次成都大运会能够再次刷新社会对年轻一代的认知,让世界看到中国Z世代青年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如今,林莉手机里的“大运课程表”全部都变成“已完成”的状态。但是她的工作却并未结束,大运会正式运行期间,她将以观察员的身份,继续指导相关礼仪工作。她相信,她的大运“学生们”定能向世界展现好中华礼仪之邦的风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