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10年,就为了让每个孩子“动起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01-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通讯员 刘华良

近日,江山市虎山督学中心举办了第十届跳绳比赛,来自24所幼儿园的114位小选手参与了此次比赛:获得一等奖的翁文希跳了220个,姜宜伊和王柯涵跳了210个……缘何所有参赛和获奖选手都来自幼儿园?原来,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虎山督学中心在幼教干部吴晓珍的坚持下,以跳绳和拍球作为抓手,积极推动辖区内幼儿全员参与体育锻炼,才取得了这样的成果。

吴晓珍回忆,上世纪90年代后期,辖区内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和家长普遍不重视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由于教师少孩子多管理难度大,即便是到了户外活动时间,教师们也更愿意提供一些玩具,让孩子们在教室里围着桌子玩。对此,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跳绳有利于幼儿动作协调和身心健康;拍球能培养幼儿动作的敏捷性和节奏感,同时还能从中获得抽象的时间概念和数字概念。”在听取专家建议和外出考察后,她于2009年首次尝试在辖区内开展民办园幼儿体育比赛的活动——上半年组织小班幼儿拍皮球比赛,下半年组织中、大班幼儿的跳绳比赛。

活动举办初期,幼儿园纷纷组队来参加比赛。然而,在比赛过程中,孩子们的表现一眼便能看出是临时训练的效果。为此,吴晓珍召集各园园长讨论,决定将比赛成绩纳入年底的幼儿园考核之中,以此提升各园对幼儿常态化运动的重视。随后几年,比赛开始逐步收到预想中的效果,但她又发现了新问题:不少幼儿园都只是着重培养几个“种子选手”,到比赛时则寄希望于他们取得一个好成绩,这又背离了“让全体孩子参与运动锻炼”的初衷。

于是,吴晓珍决定再次“改革”。一方面,增加参赛人数名额,大规模的幼儿园有8个,小规模的有3个,参赛总人数从最初的50余人跃升到如今的100多人;另一方面,要求各园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记录册里记录最佳跳绳和拍球数,并根据每学期幼儿的运动表现情况记录给出相应的评价。据了解,虎山督学中心开展不定期抽查和暗访,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江山市清湖镇中心幼儿园教师周玲娟说,在刚入园的孩子中,能连续拍球的孩子或许有两三个,但能连续跳绳的孩子往往一个都没有。每到户外活动时,她都会预留一部分时间,通过分解动作来教会孩子们拍球和跳绳。“拍球和跳绳都需要持之以恒,但很多孩子起初都因为掌握不了要领而垂头丧气。”她介绍,该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了“请你接着拍”“边唱儿歌边拍”“单脚跳”“轮流跳”等游戏来吸引孩子们主动参与。久而久之,孩子们在运动中收获的快乐和取得的进步,使得他们真正喜欢上了这两项运动。“一般来说,孩子们毕业前都能掌握左右手连续运球和连续跳绳。”周玲娟补充说。

“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近年来,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深入实施,辖区各幼儿园对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早已不再需要过多提醒,拍球和跳绳也成了孩子们的“必修课”。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