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创新协同德育机制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03-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邵焕荣

4月,与县委宣传部联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5月,与卫计局联合,给全县初二学生上一节“杨老师青春课堂”;6月,与县政法委合作,让“李老师禁毒课堂”走近每一位高一学生……这是桐庐县教育局新鲜出炉的一份《部门助力学校德育年度工作行事历》。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工作一直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宣传、公安、共青团、妇联、卫计委等部门出于工作落实和考核需求,纷纷要求把各自的专题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学校不胜其烦,只好走走形式,应付了事,而有关部门则责怪学校不配合,多有怨言。

“无序的教育介入容易好心办不成事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增加了师生负担,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桐庐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德育指导中心负责人叶亚春告诉记者,各自为政,谁也管不了谁,是德育工作难以形成合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怎么办呢?两年前,桐庐出台了一个由县委宣传部领衔各部门助力学校德育工作的联席会议制度。

据介绍,联席会议是推进桐庐全县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和协调机构,每年召开两次全体会议,审议成员单位申报的助力学校德育活动安排,制订年度行事历,并定期召开由部分成员单位参加的专题工作会议,研究协同德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等。此外,县教育局还专门设立德育指导中心,负责与成员单位的日常联络沟通。

有了联席会议这座“沟通桥”,一些部门安排的专题教育活动就有了计划性和科学性。“当然,我们的协同德育机制不是简单的牵线搭桥,在整合了校外德育资源之后,还通过各部门合作,推出了德育精品课程。”桐庐县教育局副局长徐永茂说。

在实行联席会议制度之前,桐庐县防邪办的进校园活动大多“单打独斗”,因此效果不尽如人意。“怎么分辨邪教,如何抵制?这些是我们的专长。但如何把这些东西更好地传递给孩子?在这方面,老师们才是行家。”县防邪办工作人员任珍说,如今通过部门合作,他们只需要提供专业指导,公安部门提供宣传案例,教育局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而上课则交给了更专业的学校教师。

教育不能‘满堂灌’,德育工作也不行,除了禁毒、反邪教、安全教育等规定动作之外,我们还坚持以校为本,按照学校的需要‘精准匹配’德育资源,并支持学校建设自己的特色德育品牌,让学校在德育工作上有更多的自主选项。”徐永茂说,通过近两年的摸索实践, 桐庐打造出了“杨老师青春课堂”“李老师禁毒课堂”“郑老师反邪教课堂”等一大批精品德育课程,有的还入选了省市精品课程。

西关小学是该县目前唯一的一所公办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基于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的实际,学校构建了以“家文化”为主基调,以“八德教育”“民族教育”为特色的德育品牌;新合乡是桐庐的革命老区,在县共青团、文化等部门的支持下,新合小学依托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搞起了有地域特色的红色德育……

3月下旬,桐庐将召开今年第一次部门助力学校德育工作联席会议,具体部署各部门今年的相关德育工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八面来风     下一篇:为这样的德育合力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