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专业的儿童研究者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06-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编者按:第七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期间,本报围绕“我是幼儿园教师”发起了主题征文。即日起,本版开设“思享汇之‘我是幼儿园教师’”栏目,继续分享学前教育工作者对这份职业的所思所想所悟。

□邵爱红

幼儿教师,是一个无法用一种角色形象来定义的群体。当人们说到医生,会联想到诊断与手术;说到演员,会联想到舞台和表演。特定的职业总是和特定的行为紧密联系。可说到幼儿教师,特定的职业行为是什么?仅仅是在课堂里带孩子吗?

有时候,幼儿教师是设计师。他们要规划教室的空间如何为儿童的学习与游戏助力,要规划用于布置教室的材料与色彩如何协调,要规划儿童的作品如何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呈现。有时候,幼儿教师是“超人”。每逢新生入园,他们如同长了一百只手,不停地抚慰每一个孩子。有时候,幼儿教师是装修工。他们踩着桌椅,敲钉子挂画架做隔断,一副家装工的模样。有时候,幼儿教师是“破烂王”。无论何时何地,他们看到能用于教育教学的材料就忍不住眼睛发亮:“这个带回去可以给孩子们玩。”有时候,幼儿教师还是家人眼中的“加班狂”。为了一份教案设计,可以反复修改到凌晨;为了琢磨适宜孩子水平又生动的课件,可以熬到深夜。

在物质条件并不优渥的状态下,维持幼儿教师们葆有这份热情的,只有一个字——爱。因为有爱,他们不计较;因为有爱,他们给点阳光就灿烂;因为有爱,他们甘之如饴地对待每一个日升与月落。

更多时候,这种爱缘于我们是专业的儿童研究者。我们可以从孩子做的“泥蛋糕”里分析孩子手部精细动作能力、形象表征能力;我们可以从孩子搭建的积木作品中解读孩子的空间知觉能力、数理逻辑能力;我们可以从孩子之间的冲突察觉他的社交水平、人际发展。

我们深深懂得,教师对儿童的研究能够达到什么程度,首先受制于教师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技术。但在两者同等的情况下,我们对儿童的爱便成为影响儿童研究深度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当我们真正怀有对儿童的大爱时,才会更加用情、更加用心、更加用力地去研究儿童、认识儿童与理解儿童,我们的潜能也才会在儿童研究中发挥到极致。因此,追求“爱智统一”是我们永恒的行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