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全景生态 培养新时代“新鲁班”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1-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特色为笔 绘制“双高”建设新画卷?浙江篇 

    随着城市空间往地下、往“云上”延伸,以轨道交通、地下管廊等为代表的“新基建”进入了“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新时期。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城市建设学院(以下简称“城建学院”)把握产业发展导向,以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为核心,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为支撑,重构了“智慧建造专业群”,创新探索“能力为本、项目驱动、四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四链融合”全景育人“升级版”

    “创新班为我认识现代建筑业打开了一扇窗。”来自贵州毕节的交流生万景发庆幸自己在学习生涯中遇到了城建学院这个好平台。“学院为我们提供了耀华数字建筑班、全过程工程咨询班、智慧施工班等创新班的学习机会,由企业导师负责授课的合作课程特别受同学们欢迎。”也因为在大学期间就学习了对标一线工程施工需要的课程,万景发毕业后顺利入职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在一年后成为工程师助理。

    万景发口中的“创新班”,是城建学院于2021年开始试点的产教融合项目。学院在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指导下,联合行业协会、头部企业及中高本院校等百余家单位,组建了浙江省智慧建造职教联盟,与杭州萧宏建设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共建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省建筑业现代化产业学院和省企业技术中心,营造“政行企校”全景生态,提升人才培养与科创质量。

    联盟成员有八成是校友型企业。在校友工程师、技术员、业务骨干的大力支持下,学院构建了“学长+师傅”“知识技能+职场经验”的学习场景,打通了“岗课赛证创”核心能力培养链,建立了校企合作研发激励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和成果转化推广机制。近三年,创新班累计培养近500名学生;校企联合研发服务项目80余项,联合编写团体标准5部;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20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成功转化技术成果20余项。

    “我们正在朝着构建全国数字建造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目标努力。”城建学院院长金波介绍道,升级后的共同体将更加注重校友型龙头企业的主导权,“促进行业企业发展与学校发展纽带化,智慧建造技术的研发、应用、培养一体化,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共同为智慧城市建设赋能。”

    “四阶递进”课程体系“新样板”

    城建学院围绕智慧建造产业岗位需求,引入智慧建造新技术和企业典型工作任务,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实践交替”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在杭州亚运会召开期间,芦西杭、王子晗等城建学院的大三学生得到了去亚运村地下综合管廊跟岗实习的机会。亚运村地下综合管廊集成了水、电、燃气、通信等基础设施,是国内配置高度完善的地下管廊系统之一。城建学院教学副院长范大波介绍道,在杭州市地下管道开发有限公司等头部企业支持下,学院在校内建设了国内首家综合管廊“建设与运维”教学示范基地,聚焦长三角城市群地下空间开发需求,梳理分析地下工程智能建造现场工程师岗位职业能力,以地下工程全生命周期工作过程为导向,引入工程规范标准,融合虚拟仿真技术,开发工作手册式、活页式课程,建设精品资源库。

    “学院按照工学交替、交互训教的方式组织教学,不断完善‘能力为本、项目驱动、四阶递进’培养模式。”范大波解释道,像杭州亚运村地下综合管廊运维这样的典型项目,是开展识岗、跟岗、模岗、顶岗四阶段“校企双主体”现场工程师培养的理想平台。“从管线工程施工组织到地下工程结构的智能检测、运维管理,学生可以全过程熟悉工程场景,不断深化对关键技术的理解和综合运用。”

    党建引领培育新时代“新鲁班”

    每天操场跑步加晨课,每周结构社训练拼“手速”,每月创新班“加餐”……2022年3月,市政2112班学生孙梓豪所在团队斩获了“盈建科杯”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孙梓豪表示,学院对接大赛、重视实践的优才培养机制令他受益匪浅。

    近年来,城建学院学生在全国各类竞赛中获奖66项,获专利授权16项,毕业生获得用人企业“留得住、干得好”的普遍赞誉。学院党总支书记戴雯介绍道,学院始终坚持将育人成效提升作为党建与事业一体发展的共同目标,充分发挥党建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中的引领、保障作用,用“党建+”思维为专业建设、学生管理、科研服务等中心工作做好力量融合、载体融合和制度融合。

    “鲁班奖”是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重大荣誉,培养新时代“新鲁班”则是城建学院的育人追求。金波表示,学院将牢牢把握地上、地下、云上“三座城”一体化规划建设的未来城市发展趋势,不断深化构建产教融合下的全景式育人生态,服务中国特色的城市建设与发展。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陈龙)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