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引领浙江教育现代化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10-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省教育厅副厅长 于永明

贯彻中央和教育部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教育现代化战略,今后一段时期,浙江教育将坚持“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路径,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过程、全方位的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服务和教育治理模式,形成更加开放、更加平等、更加以人为本和更加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新生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信息化是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和必由之路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信息化是信息时代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教育亦然。近年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浪潮席卷而来,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面对“网络原住民”的新一代学习者,信息化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涵。教育需要全面调整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管理方式,以适应信息时代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这些年,浙江教育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对标全省社会经济发展、对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仍明显存在城乡发展不均衡、个性化学习不足、教师能力有待提升等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这些难题,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靠传统的方式方法很难突围,必须以信息化为“新引擎”,实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浙江教育现代化创设新路径。

信息化将重塑教育形态

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融合”的本质,不是用技术去强化传统教学,而是用技术去创新教学,引领教育系统性变革,构建教育新形态。

这种新形态,我认为应具备以下六个特征:一是教育理念进一步回归教育本质,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更加公平、开放和个性;二是教育内容以能力和素养为核心,体现跨界、融合,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三是教育环境体现人技结合,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同行,技术成为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四是教与学的方式多样化,从以教为中心转为以学为中心,以线下讲授为主转为线下线上相结合成为常态,从知识传授转向探究和建构,从统一标准的传统教学转向以数据为导向的精准教学;五是教育供给多元化,开放众筹和多元汇聚将成为教育供给的基本思路,学校、社区和社会,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之间将进一步走向有机融合;六是组织架构重组和管理流程再造将是提高教育治理水平的必由之路,基于数据的扁平化、精准化、智能化管理将成为教育治理的主要形态。

浙江教育信息化的未来之路

自“十二五”以来,浙江省坚持以技术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长足发展。2016年、2017年教育部科技司发布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基础教育)》显示,浙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连续两年居全国首位。下一步,改革再出发、教育再奋进,我们将进一步坚定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和步伐,全面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发展,促进浙江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率先高水平实现现代化。

以精准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应用信息技术创设适合个性化学习的环境和丰富可选择的课程资源,通过记录和分析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和学习表现,支持教师实现精准的学情分析、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在中小学校着力推进精准教学,让学生灵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绩效。我们鼓励各地各校积极推进混合式学习、分层教学、合作学习、翻转课堂、项目学习、STEAM教育等教学实践,通过增强学习的情境性、自主性和探究性,指导学生选择契合的学习方式、优化学习过程,为每个孩子创设美好的学习和发展体验。

以资源共享补齐教育短板。当前,乡村教育仍是浙江教育的短板。但用传统的方式很难破解城乡教育资源的配置难题。依托互联网技术,实施中小学校网络牵手计划,促进优质资源下沉,是今后浙江促进城乡教育均衡的重要思路。将着力开展城乡同步课堂,让城镇优质学校与农村小规模学校和薄弱初中建立紧密型结对关系,探索两校教师共同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辅导;开设“名师课表”,组织名校名师为乡村学校开设在线课程,助力乡村学校开齐开好艺术类等紧缺课程;进一步推进名师网络工作室等网络研修共同体建设,让乡村教师足不出户即能与城市优秀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共享教学智慧。

以多样化学习空间转变教与学方式。基于真实世界(真实情境)的学习符合学习的本质。因此,学习空间对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多样化、情境化的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将成为浙江中小学校的常态。“十三五”期间,全省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学科教室和创新实验室建设和应用,实现学习空间情境化、人性化、智能化,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方式的需求。另一方面,要深化“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智慧校园环境,实现无线网络覆盖主要教学场所,人人拥有至少一种便捷可用的移动终端。另外,还要普及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实现“一校一师一生一空间”,实现学生个性化选择接入课程资源、教学工具和应用服务。

以机制创新变革教育供给方式。教育供给侧改革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互联网+教育”的核心。下一步,我们将花力气深化之江汇教育广场建设和应用。以开放众筹为思路,丰富课程资源形态,汇聚社会各类主体开发的微课、网络课程等数字化、多媒体化课程资源和学习工具,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深化名师网络工作室、特色教学空间和网络社区应用,形成常态化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研、教学和学习方式;鼓励和引导学校教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和开展在线教育服务,辐射优质教育资源。建好家长网络学校,面向全省家长和学校宣传普及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学的育人方法。

以数据导向创新教育治理方式。现代化的教育治理模式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互联网时代,数据和算法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应用大数据思维,实现教育管理从经验型管理走向精准化治理,是提高教育公共服务水平的必然之路。未来几年,我省将建成浙江省教育大数据仓,实现教育大数据的集中存储、授权开发和有序共享;依托省教育大数据仓,实现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开展教育大数据创新应用,破解困难学生精准资助、教育资源缺口预测、校园安全态势感知、内部审计风险研判、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统计数据联动比对、督导评估动态监测、事中事后协同监管等重点问题,提升教育决策和治理水平。

以信息素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信息素养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关键能力之一。通过在学习课程中融入信息技术知识、在学习环境中融入信息技术装备、在学习方法中融入信息技术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并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和伦理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发展的能力,从知识掌握到思想和方法迁移的能力。作为教育的关键要素,信息时代的教师不仅要能够利用技术开展教学,而且要能够利用技术创新教学,具备应用信息技术重构教学内容和跨学科教学的能力、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学情和学业分析诊断和精准教学的能力。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培训,鼓励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研究和实践,打造一批智慧教学名师,是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