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系起“同心结” 携手提质共发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1-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失去城市,高校如断水源、难以为继。”近年来,地处安徽的宿州学院紧密依托所在城市深化校企合作,校地同心走实建设应用型高水平院校之路。

    2021年10月,宿州学院对标宿州市发展,提出“4510”校地联合科创行动,即围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4链融合”,推动专业、产业、企业、就业和事业“5业联合”,围绕宿州市十大重点产业,建设十大校地联合科创平台,助推校地合作高质量发展。

    给支持、签协议,校地合作迅速展开

    对于宿州学院的主动握手,宿州市委、市政府回以热烈拥抱,将支持学校申硕、创建大学纳入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和宿州市“十四五”发展规划,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设立专门机构协调推进创建工作,在人才、资金、项目、土地等方面给予支持。

    携手同行的心被激发。

    “宿州市政府全力支持宿州学院招才引智,给予5900万元博士人才引进专项经费支持。”

    “政府与学校签订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合作共建协议,给资源与环境、机械、食品与营养3个学科每个年均不低于1000万元的专项经费。”

    “学校建设了19个市厅级以上科研平台动真格搞研发,我们不能闭门造车,要用高校的最长板补地方的‘急需板’。”

    ……

    校地合作迅速展开。

    第一次访企,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卓馨带着6名博士问企业负责人:“生产中有什么难题吗?我们可以帮着解决。”没想到,人家压根不相信他们的科研水平,刚坐下来喝了杯茶就被客客气气地请走了。经此一遇,卓馨真切感受到,高校不了解地方的需求,地方也不了解高校的工作。

    第二次访企,她改变策略,先与博士们探讨了目标企业在发展中可能存在的行业共性难题,然后带着解决方案去企业谈合作。一番交流,安徽紫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惊讶不已:“没想到你们真能解决生产难题。”双方当场签了3年合同,企业每年为学院提供80万元研发经费。

    在一次次访企中,很多教师发现自己的研究方向与当地产业需求不契合,纷纷进行调整。教师张德谨原本研究精细化学品合成,但当地相关企业较少,需求不高,因此把目光转向宿州市积极布局的新能源产业,研究起二氧化碳捕集与转化。

    学校摸准了企业的脉门后,很快打开局面,与一家家企业签订科技研发、技术转让、咨询服务、大学生实训等合约。

    招人才、建团队,攻克关键技术难题

    随着校地合作不断深入,宿州学院深切地感受到高层次人才的创新活力。学院决定加大力度招贤纳士,为引进人才提供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资金,帮助引进人才解决配偶就业和子女入学等后顾之忧。短短两年时间,该校博士数量从不足百人跃升至360多人。

    人才招引进来,如何引导他们把智力、创新要素投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行业和领域?

    首先建队伍,学校遴选了一批具有较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带领科研团队获得科研成果的领军人才作为主要培养对象,组建了15个二级学院博士服务团队。然后出政策,通过评先评优、绩效分配等倾斜措施,鼓励博士们把项目做到企业中、把论文写在产品里。同时做好服务,校地合作办公室专门为博士团队办理技术合同签订和成果转化等事务。最重要的是搭桥梁,通过组织博士团队访企,选派教师赴市相关单位挂职、担任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共建博士科研站等方式,精准调研、收集企业技术需求。

    两年来,学校帮企业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难题,支撑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了中草药王枣子育种、驯化关键技术,实现了地道药材王枣子规模化种植,创制了相关健康产品;成立皖北首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院,聚焦全省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发展布局,开辟新赛道……

    强合作、同发展,毕业生成企业“香饽饽”

    宿州学院紧密对接地方产业和重大需求,用实力赢得了当地的青睐。目前,全校已与430多个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十四五”以来签订产学研协议606项。2022年,全校到账科研总经费超过5600万元,其中横向经费到账5100多万元。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启荣说:“作为我市唯一的本科高校,宿州学院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同频共振、深度契合。”

    学校不仅打造了一支疾驰在路上的生力军,还在建设一支服务当地未来发展的后备军。近年来,学校优化专业设置,建成信息技术、食品医药、材料化工等7类应用型专业群,有效对接宿州相关产业发展需求。此外,学校还依托科研平台、实习实践基地等积极吸纳在校本科生参与课题研究、实践锻炼,不断提高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使得毕业生成为本地企业争抢的“香饽饽”。

    前几天,卓馨收到安徽笃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负责人段振森的短信,看了后心里美滋滋的,忍不住大声念给同事听:“卓老师,你们有个学生叫秦佳祯,现在在笃舜实习,我觉得还不错,想把他留下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