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稳链机制”研究 创新产业经济教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1-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农产品收入保险有助于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助力农业产业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更好地满足消费升级需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积极开展农产品收入保险“稳链机制”研究,在河北省邢台市组织调研,深入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防止返贫的效益及其长效机制。调研活动有效拓展了相关专业的社会实践教学,为学校产业经济教育教学创新探索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新路径。

    拓展实践教学

    调研农业经济产业发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专业社会实践小组通过现场走访和实地考察的形式,深入了解河北省邢台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落实情况,通过调研让师生切身感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引领师生以理论指导实践,从调研中梳理问题,通过创新举措将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具体成效。

    社会实践小组师生以农产品收入保险的“稳链机制”研究为重点,探索“政府部门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农业经济发展基本原则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适用性,探索农业保险机制政策兼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普惠性和差异性,以此为基础开展农产品收入保险机制研究,为保障农民利益提供理论支持。

    学校在开展产业经济专业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紧跟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情况,引导学生以产业经济专业理论与实践不断深入思考,并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研究政策中可调整和优化的部分,为宏观政策与微观地方实践的统一贡献力量。

    聚焦区域农业产业分析理论

    推进经济理论的实践运用

    调研活动前,学校组织开展针对河北省邢台市农产品收入的保险调研,立足农业经济发展情况和农产品收入保险政策,重点考察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地方农业经济中的导向作用和实践效果。调研主要内容涵盖经济政策制定、农业产业经营管理等主题,依次为依托着力探索完善的农产品收入保险机制的审核、实施、拨付、监管和考察机制。

    调研中,学校将区域产业经济分析理论作为研究的指引和方向,聚焦邢台市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状况,将其作为微观视角,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和农产品收入保险的发展需求,深入探讨经济政策在地方的落实。调研团队借助详细的农业产业发展数据及农产品保险投保和应用数据,为当地农业保险体系的制定提出了科学化建议。

    从实际调研出发,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学校高度重视产业经济专业理论教育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引导学生着力实现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的创新化、科学化发展。

    深耕农业补助政策导向

    助推农村绿色信贷发展

    学校系统开展农产品收入保险稳定机制研究,重点考察地方农业保险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及落实的有效性,深入探究农业保险与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在研究中学校重点关注农村绿色信贷发展,以期进一步通过金融手段帮助农民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融资困难,以农业补助的形式探索构建补助和补偿机制。

    有针对性的调研活动,带动学校优化经济产业专业理论教育教学,有效引导学生认识经济学专业理论推动政策制定和落实的重要价值,在实践中检验学生对于经济学专业理论的理解水平、对经济政策研究的创新能力。在调研过程中,专业教师带领学生与当地农户进行访谈,全面了解农业生产一线对于农业保险政策的态度,并通过与当地金融机构的深入交流,掌握参保的履行程序。学校通过现场调研、深入访谈及座谈交流等多种举措,带领学生了解地方农产品收入保险机制,掌握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参保意愿,探讨以农产品收入保险推动地方农业稳定发展的现实举措。学校突破传统课堂限制,充分发挥调研的积极作用,带动学生加强对经济政策和经济保障机制的深入研究,有效提升了学生参与产业经济专业研究和实践的综合能力。

    分析农业产权与农产品保险

    开展相关性关系研究

    学校社会实践小组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农业产权类别与农民参保有重要关联,并深入分析了种植业农民参保积极性不同于养殖业农民参保积极性的重要原因,探讨种植业所占家庭收入比重及生产风险等方面的有关议题。实践小组积极探索优化金融产品设置、完善参保机制和保障力度、升级保险政策等方案,充分发挥专业所学,为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贡献力量。学校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和创新能力,积极引导学生重视经济学科各专业的互联互通,打破学科界限,鼓励学生开展经济政策研究,充分考虑所有相关经济要素,从而实现经济理论研究的现实价值。

    (刘际平)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