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薄弱初中的“突围” ——丽水章旦中学发展之道探究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3-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农村薄弱初中的“突围”

——丽水章旦中学发展之道探究

□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调查组

徐敏娟(执笔)

青田县章旦中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中学,地处章旦乡章旦村墩背,海拔高500多米。这所学校和其他农村中小学一样,曾面临着发展的重重困境:12年里已对外输送了220多名优秀教师,每年新教师要进20多名;招不到优质生源,学生约一半来自章旦乡,一半来自青田县其他乡镇农村;和城区学校相比,教育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然而,就是这样一所偏僻的农村中学,却从名不见经传发展成为浙江省首个农村义务教育集团,从一所农村薄弱初中发展成县一类初中,吸引众多学校前来学习取经。

那么,这所曾经的农村薄弱初中是如何实现“突围”的?

大课间:阳光体育+兴趣小组

从不间断的阳光体育活动。章旦中学的大课间取消了做广播操这一环节,采用“跑步+跳绳”的阳光锻炼项目,活动时间为50分钟。全体班级列队跑步1400米,跳绳4个1分钟。章旦中学的阳光体育锻炼由学校政教处负责组织,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工作阵地。活动时,伴随着激昂的大课间音乐,班级方阵整齐踏步向前,踏步声和口号声响彻校园每个角落。

五彩缤纷的兴趣小组。目前,章旦中学教育集团共有58个兴趣小组,涉及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科技、文学等6大类。每到选修课时间,版画篆刻、书画、素描、钢琴、民乐、舞蹈、棋艺……体艺馆内的各个教室、走廊,人头攒动。如今,该校学生的书法多次获县级一等奖和省级一等奖,足球、乒乓球等项目在县、市比赛中多次夺冠……

文化营造:传统文化伴成长

章旦中学是一所特别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农村中学,立志“要让毕业生都有传统文化的根”。初中3年,该校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达800万字。

编写校本教材,保证学习课时。章旦中学教育集团是省九年一贯制示范学校。2005年,该校就编写了9个年级18册以传统文化为主的校本教材,内容以“忠孝”为主题,选编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读物和经典篇章。学校每周从语文课时中抽出一节课学习传统文化校本教材。

制定必读书目,做好阅读指导。每星期,该校都会安排两个课外活动时间和两节晚自习供学生阅读学校提供的课外必读书目,语文教师随堂跟进指导;此外,每年还有一节专门的课外阅读指导课。所有必读图书均由该校图书馆提供。

观看优秀视频,晚自习中的《百家讲坛》。学校每天晚自习给学生准备40分钟视频,要求初一、初二全体学生统一时间观看,语文、历史与社会教师跟班指导。视频包括钱文忠教授解读《弟子规》《三字经》,易中天讲解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等,3年合计观看视频356集。

教师流失:狠抓新教师培养

面对优秀教师不断流失,每年新进青年教师人数较多的现实,章旦中学并没有“坐等靠要”,而是致力于自己培养青年师资。

“新教师成长计划”促教师快速发展。章旦中学制定了一套“新教师成长计划”,目标是将新教师三年内甚至两年内培养成骨干教师。“新教师成长计划”以教学常规、课堂管理、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艺术为培训核心,培养策略包括岗前培训、课堂教学“过十关”、师徒结对、学习交流会、通读教材、做试卷、出试卷、课题研究、教学案例等。新教师每完成其中一项培训计划就能得到相应的奖励。

(下转第3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