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农村学校“薄弱”难题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3-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破解农村学校“薄弱”难题

□国家督学 浙江大学教授、博导 方展画

当下,教育均衡化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新坐标。在推进教育均衡化的过程中,大批农村学校因为普遍存在着教育质量不佳、师资水平欠高、办学特色缺失、办学规模趋小、生源流失严重等诸多问题,已渐次成为“薄弱学校”的代名词,成为教育均衡化的难点所在。

农村教育困局如何破解?笔者对学校教育现状有两个基本判断。其一,目前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曾经的“穷国办大教育”国情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教育硬件至上”的发展模式,遵循着“硬件改造—师资倾斜—生源集聚—质量提升”这样一个学校发展路径,现有的所谓名校(大多在城区)绝大部分因此勃发。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农村学校被边缘化了。其二,在学校教育供大于求的年代,一批学校因得天独厚的“一流校舍”和“一流师资”坐拥“一流生源”从而造化了“一流质量”的前提下,很自然地将教育的诉求投向内涵改革和特色发展,又产生了标杆式的先发优势,当薄弱学校还在热衷于建校舍、引师资时,“名校”已迈进一个新的发展模式,无疑,“强”与“弱”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导致了城乡学校或者说名校和薄弱学校的“马太效应”: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今天,当教育的硬件投入与改造已不再是教育主要难题时,受传统的学校发展模式误导,我们自然而然将“师资”作为教育质量提升以及薄弱学校改造的灵丹妙药,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希望。这些年来,送教下乡、城乡结对、教育共同体建设、教师轮岗,诸如此类新举措、新政策层出不穷。应该说,这些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但始终难如决策者之意,农村教育发展的前景仍然堪忧。

在笔者看来,“名师=名校”这道题之于农村学校发展而言,注定是一道无解的题。如果说,这道题在某种程度上符合了教育学的“规律”(过往的学校发展“旧模式”似乎诠释了),却并不符合社会学的“规律”,不符合心理学的“规律”,甚或不符合城镇化发展的大趋势。问题的实质在于,一旦我们将农村学校的发展寄希望于“名校”的介入,寄希望于“名师”输入,寄希望于天上掉下的“馅饼”,农村学校的发展便会陷于一种令人担忧的“被动态”,陷于无以自拔的窘境,陷于无解。

我们亟待研究和探索“后名校”发展模式,分析和借鉴诸多名校如何不失时机地推进内涵改革和特色发展的理念和经验,寻找学校成长的内在逻辑,破译薄弱学校自身携带的发展基因。

仙居县白塔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还捎带了一个不足百名在校生的淡竹乡中心小学。在一次会议上,笔者意外听到了该校校长王植定提到正在利用这所几近被废弃的淡竹小学开展“大自然课程”,颇感兴趣,之后两度造访淡竹小学,感触弥深:当学生们欢呼雀跃于真正的大自然之中,一种似乎久违的教育正能量使人为之振奋。

当然,不只是振奋。“大自然课程”突显的是全新的教育理念:它没有教材,自然界的生生息息就是教材;它没有教学方法,如何让学生产生兴趣并积极参与就是方法;它没有机械的知识传授,学生是在不同项目的体验、探究过程中生动地汲取相关知识;它没有考试,学生的笑靥、心得和成果就是最准确的评价。

无独有偶,地处偏远农村的象山县新桥学校“自谋出路”,瞄准了周边的影视城,以学生“喜欢”“适合”“展示”和“提升”为导向,开发了“民国那些事儿”课程群,让学生去唱主角。办在城乡接合部的丽水联城小学虽然生源不够理想,但也勇于“突围”,在推出三大类拓展课程群的同时,每周三下午全面开展走班选课,还学生学习的选择权,并起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名字:“悦动星期三”。这一“悦”一“动”,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反差卓然。

我一直认为现时的教育太不关注学生的感受和意愿,这种忽视导致的后果每每会是学生学习兴趣的衰减和成长信心的失却,而这又会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下降和学生学习状况的被动。后者是学校教育中的一种不正常的“常态”,传统的应对策略是“补课”“增加作业量”甚至借助“成绩排名”等羞辱式的刺激,但这些都没有触及真正的问题,于是乎学校教育就陷入“恶性循环”:学业不佳靠“补课”,“补课”无效再“补课”。教育中的乱象多半源于此。

笔者认为,教育的第一要义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育人”。育人的第一要义是让受教育者找到或形成成长的内在动力。唯有学生有兴趣、有信心,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成效,才能让我们的学生不断地在自强不息的状态下实现自我超越。这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辩证法,如若“刀”不快,先“磨刀”,千万不要急于求成。在这个意义上,仙居白塔中心小学在淡竹小学开展的“大自然课程”、象山新桥学校的影视城课程、丽水联城小学的“悦动星期三”等就获得了教育学上的意义与价值,开启了曾经的薄弱学校育人模式深度转型的内涵革新之旅。事实也是如此。这些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不仅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精神面貌,同样也提升了教师们的教学理念,尤其是通过项目式课程(如“大自然课程”)的开发实践,使得一批教师的素质得到明显的提升,坚信最终会惠及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是完全可以期许的。

农村学校有着自身发展的广阔天地和独特资源,完全不必照搬城市学校的发展路径。农村学校若以内涵改革为着力点,就能实现弯道超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