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残疾学生的大学之路充满“阳光”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7-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让残疾学生的大学之路充满“阳光”

□朱小峰

近日,甘肃考生魏祥致信报考院校清华大学,希望为母亲和身有残疾的他提供一间宿舍,此事受到广泛关注。清华大学回复,将为魏祥提供一切尽可能的资助,不让任何一位优秀学生因为经济原因而辍学。同时,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发出公开信《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表示欢迎魏祥前往清华大学就读。信中表示,不幸的人生,各有各的悲苦,“但万幸的是,你在经历疾病和丧亲之痛后,依然选择了坚强和努力,活成了让我们都尊敬和崇拜的样子”。

清华大学能够及时关注到一个偏远地区残疾考生的心声和恳求,并迅速作出肯定性回复,凸显了教育中最动人的人性之美,也表现出高等教育对于残疾考生的包容和开放。

高考制度重要的意义之一在于,为每一个考生的成长和成才提供合适的渠道,助力每一个青年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其中也应当包括遭遇不幸的残疾考生。残疾考生经过多年的学习,付出了比正常考生更多的代价,才能经过考场的检验,取得达标的分数升入高校。然而,少数重度残疾考生被大学拒收的现象时有发生。

和正常学生相比,残疾学生在学习、生活的安排和就业方面,都会给高校有关部门带来一定的工作难度,但这不能成为高校拒绝接受残疾学生的理由。无论是高等教育应肩负的责任和历史使命,还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相关规定,高校都无权拒绝为残疾学生提供他们应得到的高等教育教育权。高校应敞开大门,按照分数,一视同仁,把每一个经历过困难的残疾学生接纳进来,为之提供最好的教育和生活服务,引导他们经过认真的学习,怀有一技之长顺利毕业,找到合适的工作,回报家人的期待,回报自己的努力,回报学校的关爱。

欲求帮助,必先自助。考生魏祥虽家境贫寒,并因先天疾病,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离不开亲人随身照顾,但是他知恩图报,懂得用努力报答家人的养育和社会的关心,最终得以进入清华大学学习。可以预想的是,在清华大学的温暖帮助下,善于自助的魏祥一定会珍惜这个机会,化关心为力量,更加勤奋,勇敢面对更多学习和生活上的考验。魏祥也一定会永远铭记,是清华大学给了他创造美好人生的平台,让他的每一份苦难都有了最高回报。

魏祥被清华大学温柔相待的故事,不仅印证了大学的包容和胸怀,更是给后来的高校树立了榜样,也让更多的残疾少年看到了努力学习、与命运抗争的希望,有很好的鼓舞作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