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青年积极与时代深度对话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2-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每周二,《》“中教评论·时评”版的“青年说”栏目专门刊登大学生的时评作品。从中可以管窥大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对社会的观察、对世界的瞭望。

    时评写作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思维。人们日常交流的内容无非事实或观点两类。事实多属于是非判断,而观点则属于价值判断。相对于是非判断,价值判断对表达者的要求更高。比如,近年来颇受关注的“内卷”,对大学生而言,判断某种行为是否属于“内卷”并不困难,但要讨论其“应该不应该”,如何规避与调适,则需要更广博的知识和更健全的思维。一名有理性的大学生,才是真正的现代人。因为其善于运用逻辑推理、批判思维、分析方法来认识世界、解决问题。“青年说”中的很多时评就是大学生以法律、道德和伦理为基础,理性认识世界的反映,它基于事实但又高于事实。

    时评写作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学者说,时评的社会责任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内生的。时评是观念的产物,是“有形的意见”。引导大学生自觉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单纯说教可能并不奏效。在评论写作中,大学生必须深入观察思考社会现象,在时代的宏大叙事中思考自身的价值,塑造自己的价值观,锚定前行的方向,进而将时代的使命任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时评写作可以检验课程思政的成效。优秀的时评正是课程思政成效的体现。移动互联时代,有两种近乎对立的现象,一是“人人都有麦克风”,二是一些年轻人更关心自己的“小确幸”,对政治事务、社会发展较为冷漠。我们很欣喜地看到,参与“青年说”的大学生感言:“在当今资讯和观点眼花缭乱的信息环境下,当代中国青年不应人云亦云,更不能被简单复制、以讹传讹的‘拿来主义’所俘获。”毕竟有“麦”不代表正确,更不代表权威,“麦霸”更可能制造噪音。大学生应紧跟时代,积极发声,传播真实的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虽然他们的时评写作整体上还有些稚嫩,但这是他们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服务的过程——或反映党和人民的意愿,引导社会舆论;或针砭时弊,激浊扬清,助人明辨是非;或提供增量信息,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

    大学生提升时评写作能力,需要坚持大量阅读和长期练习,不能冀望于走捷径。一要紧跟时代步伐,追踪社会热点,发现和抓取有倾向性的问题。例如,涌入深圳教师岗位的名校毕业生为何开始逃离?二要坚持批判分析,既要言之有物,更要言之有据。时评的价值在于理性分析基础上的价值判断。大学生们要练习从惯常的事物中挖掘关键,发现本质,提出独到观点。例如,从淄博烧烤出圈中,有大学生提出,赢得青年要懂得“青年味”,让“流量”变“留量”。这就是很不错的观点。三是将人文情怀灌注于建设性批评中。时评写作要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不能一味“唱赞歌”,也不能“一棒子打死”,要准确把握哪里须破,哪里该立。如针对“特种兵式旅游”,有作者指出它可能适合部分大学生,但不建议盲目跟风尝试,进而批评大学生们盲目跟风的心理。类似的作品还有《学会大胆与无效社交告别》等。

    每个人的知识储备和思维广度都是有限的。大学生应像“河伯见北海若”那般,努力打破认知局限,以更广阔的视角认识世界,实现自我超越,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与时代深度对话,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作为新闻专业的教师,再次感谢“青年说”为大学生提供的表达空间。期望大学生们自“青年说”始,云程发轫,万里可期。

    (作者系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