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的“痛”与“变”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7-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张 莺

师资队伍不稳定、生源质量不理想、教师成长空间有限,这是乡村教育面临的三大“痛点”。日前,杭州举行“2017新乡村校长论坛”,论坛上,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授提出的上述观点,引发了在场500余名中小学校长,尤其是乡村学校校长的思考。

现实面前,一味抱怨和等待扶持有用吗?如何突破有限条件制约,为乡村教育带来改变和希望?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发展处调研员黄贵珍表示,夯实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自我“造血”,应该成为改变乡村教育的重要出路。近年来,从国家到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都把乡村教师和校长队伍建设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15年,教育部制定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着力解决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其目的,在于通过各个层级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全国330万名乡村教师和27万名乡村校长的专业能力,力争为乡村培育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优质教师队伍。

记者了解到,浙江省教育厅在《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中突出强调,今后5年,我省将以组织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为重点,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各地结合乡村教育实际,积极培养一批能够承担多门学科教学任务的乡村全科教师。同时,改革乡村学校新任教师培训模式,全面实行乡村学校新任教师先在优质学校挂职锻炼1年再正式上岗的制度。此外,在教师培训经费上,我省提出要优先保障乡村教师培训需要,鼓励乡村教师在职学习深造,提高学历层次。

明确的政策导向和有力的机制保障,撑起了乡村校长、教师成长和作为的一片蓝天。在论坛现场,20名乡村校长分享了各自的办学经历,他们为改变乡村教育所做出的努力和行动感动了与会者,也给大家带来了诸多启示。20名校长都是“2017乡村校长发展计划”的入围者,在今后的3年时间里,论坛主办方马云基金会将出资1000万元,用于资助校长个人专业成长及所在学校的发展。

20名校长所在的乡村学校,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发展路径,但有一个特点却是共通的,就是“盘活乡土资源,寻找符合乡村实际的特色教育”。杨东平评价说,这说明,如今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下,在一大批有思想、有行动的乡村教育家的引领下,乡村教育正在逐步走出等待人力、物力扶持“输血”的被动局面,走上了一条特色发展的自我“造血”之路。

缙云县长坑小学是一所山区寄宿制学校,与大多数中国其他乡村学校一样,这里没有很专业的音乐教师。可是全校几乎每个孩子都会演奏一种乐器。校长刘勇武说,学校很早组建了学生民乐队,这里的教师们不等、不靠,每天绞尽脑汁的,是如何调配有限资源创新教育方法,丰富校园活动,从精神上给这些寄宿的村娃“加油”,未来无论孩子们走到哪里,或者还是留在农村,都能够过上一种有情趣的幸福人生。“不仅学生会乐器,我们每位老师也会,而且大多数是边教边学。”刘勇武说。

嘎松扎西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巴干乡麻秀村小学的校长。在海拔4800多米、野狼出没的荒野上,他花了十几年时间,给几百名牧区儿童打造了一个让他们放学也不舍得回去的“家”,而他吸引孩子们的秘诀就是鲜活的生活教育。他建起了校园牧场,让孩子们学习之余感受牧民生活;他最得意的是把学校食堂办好了,满足了孩子身体发育成长的需要。在外人难以想象的艰苦条件下,他们没有被动地等待外界帮助,而是积极利用现有条件去改善师生生活。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泸沽湖达祖小学校长王木良,和教师们一起将一笔20万元的学校奖金作为启动资金,租用100亩森林,办起农场,种上了经济作物,还养了鸡、土猪等多种动物。这个农场不仅成了师生们生活教育的实践基地,颇丰厚的经济收益也彻底改变了学校靠接受社会捐赠维持的原状,如今每年学校资助贫困学生400多人。突破了经济困局,这位纳西族汉子又带领着他的教师们深入研究纳西文字和东巴文化,创建东巴文化图书馆,研发纳西文化课程,他们要把这里的孩子培养成东巴民族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人。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隔河头镇大森店村小学校长赵银凤,一开始只是一个只有12名学生的教学点负责人,在她的努力下,教学点发展成为拥有143名学生的绿色校园,还承担了所在村庄828名村民的扫盲教育任务。

云南省临沧市云县大寨镇箐门口完小校长罗恒忠把学校图书室的部分书籍分离出去,在村庄各处建立图书中心,学校成了村里的文化教育中心。罗恒忠还与村主任一起设计村里的水果、茶叶、核桃、药材、生猪、鸡的种养规划,村庄的经济现状明显改善,外出务工的家长纷纷回乡就业和创业,大大减少了该村的留守儿童数量。

运用有限的教育资源,独辟蹊径,点亮乡村孩子的未来。这些乡村校长,他们以自己切实的作为和坚守,践行着“一位校长改变一所学校,一所学校改变一座乡村”的教育理想。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童富勇说:“一位校长能深度影响一所学校,校长的教育情怀与教育思想决定学校的教育文化,校长的管理能力决定学校的教学成效,校长的领导力决定学校的氛围和活力,培育和发展领导力将是今后乡村校长培训的中心任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