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企入教协同育人 增值赋能共创未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2-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湖州工程技师学院将创新团队建设纳入学校浙江省“双高”建设整体发展规划,鼓励和支持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与其他国家创新团队进行交流学习,并推进与校内省级、校级创新团队同频共振、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旨在以创建中职教师培养高地、创建教学改革创新高地为主线,打造一支具有高尚师德师风的“创新、行动、共享、成长”型中职教师国家教学创新团队。

    以“引企入教”的理念构建校企“教学+技术”的工作坊培养平台

    通过构建校企合作技术工作坊平台,实施校企合作的战略合作框架,打造教学研究基地和技术研发基地,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技术工作坊通过教学研究项目和技术研发项目的推进,促进文化基础课教师了解企业,满足专业教师认知企业技术应用和岗位能力发展需求,提高教师的技术技能应用能力与产教融合的教学改革能力,成为师资成长平台。

    以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的目标构建“通用+基础+应用”的课程体系

    根据类型教育认知下职业教育体系“中职—高职—职教本科”的建设发展,基于中职的职业教育基础性定位和“就业+升学”的培养发展方向,以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以“素养类通用课程+现代生活技能通用课程”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以“文化基础课程+中高职衔接专业基础课程”培养学生适应教育发展的能力,以“企业岗位工作应用课程+技术发展应用课程”培养学生适应企业工作的能力,构建中职学生“通用+基础+应用”的课程体系。

    以“三基四柱、三线育人”方法建设提升就业能力的岗位工作课程

    “三基四柱”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所需的“产教融合、岗课赛证、模块化课程”等要素的有机融合,“三线育人”教学策略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的教学培养主旨要求,同时开发“技能模块+组合应用”的新形态教材,让师生在教学中清晰认知优势和不足,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适应性。

    以“项目导师、两段四模”技术工作坊模式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构建“团队合作、项目导师”的培养机制。工作坊的培养可以归纳为:建设一个单元生产的环境,创建一支有承诺及目标的团队,承担一项具有挑战性的项目任务,营造一种重行动、重责任的氛围,激发每一位成员的学习动力,造就一个胜任工作、共同发展的结果。技术工作坊“两段四模、弹性晋级”的考核机制,即:培养分为规定项目阶段和开放项目阶段,规定项目阶段分为基本模块(专业技术技能)和生产模块(生产综合应用),每个阶段模块一般设置学习时间为1—2个月;“弹性晋级”指四个模块的学习时间和模块进度采用弹性管理办法。最终根据学生项目达到的阶段和胜任素质的总体情况,考核评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等次。工作坊设计并出具专业技术证书,记载学生所完成模块的项目名称和考核成绩。

    中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打造,顺应了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建设发展需求。教学创新团队积极参与湖州市长合区公共实训中心的建设,主持调研长合区企业的技能人才需求,设计学校与长合区联合举办的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与长合区企业岗位需求对接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设计“工作坊式”实训室设施设备建设和课程建设整体方案。团队通过区域内外沟通协作,推动区域职业院校加强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提供可行经验。

    (姚志恩)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