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新华:当思政学习遇上现代技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8-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见习记者 邵焕荣

暑假期间,学校不免会有些冷清,可当记者走进嘉兴高级中学时,却意外地听到了学生们的阵阵笑声,怎么回事?原来,学生们自发地聚集在学校的思政课专用教室“思想者之家”,或为比赛,或兴趣使然。有些学生在为模拟政协比赛做准备,有的正在搞模拟联合国活动……“思想者之家”,就这样成了学生们在暑假里自主学习和交流的“家”。为学生撑起这个“家”的当家人是谁?他就是该校副校长、思想政治学科的省特级教师潘新华。

为何取名“思想者之家”?潘新华说:“寓意培养学生成为勤于思考、善于思辨的人。”从2014年开始,作为学校思政学科带头人的潘新华,致力于学科专用教室的建设,经过一年的努力,“思想者之家”如期建成,他也将自己的政治课搬到了这个“家”。“物理、化学的实验室有很多,现在我们政治学科也终于有自己的现代化专用教室了。”潘新华自豪地说。

建设“思想者之家”的初衷源于潘新华对传统政治教学的反思。他说,政治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学生很容易出现形式与内容、具体与抽象脱节的现象。“原来政治课就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这怎么够呢?”潘新华说,“知识的内化,能力的培养,情感的养成,这些都需要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参与,而打造这样的学科专用教室就是让学生能进入情景化学习,使教学由抽象化为具体。”

依托“思想者之家”,潘新华组织了模拟职场面试、辩论赛等活动。在他的倡导下,学校模拟政协社团也成立了。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关心起了国家和民生大事。在授课“劳动与就业”内容时,潘新华组织了一场全班性的模拟招聘活动。他把学生分为企业代表和应聘者,要求企业代表设计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面试问题,而应聘者则要相应地回答。潘新华说,他经常组织这样的探究性活动,这不仅能让学生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还可以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我国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记者看到,“思想者之家”由学科体验中心、展示拓展中心、教研观摩中心和“思想者”智慧学教平台四部分组成,设置了互动教学、视频在线等五大系统,添置了电子书包和大屏系统。潘新华经常利用这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备,助推教学发展。他通过思想者教学平台推送课前预习资料,让学生们登录教学平台自主学习。他则实时监控,并根据平台所提供的大数据分析,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教案;在授课时,潘新华又利用智慧教学互动系统展开互动式教学。他还针对每位学生的薄弱点,给他们布置“私人定制”的作业。

高二(1)班学生盛星元在学习“矛盾”这一章节时,不能较好理解“矛盾同一性的两种情形”“矛盾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等知识点,潘新华对症下药,把有关“矛盾”知识点的微课推送给盛星元,还为他进行了个性化辅导。潘新华说:“‘思想者之家’是技术和教学的结合,有了个性化的数据,授课时教师不仅凭感觉和经验,也能做到精准教学。”

教育是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这是潘新华心心念念的一句话。虽然“思想者之家”是政治学科教室,但他又把政治和其他学科整合,让学生在这里探究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探究性学习中,潘新华带领其他教师,依托“思想者之家”,构建了一整套哲学类、文化类、经济类等特色课程群,并自主开发了不少优秀的校本选修课程。其中,国际政治常识、探访哲学名人等5门课程还被评为省推荐选修课程和精品选修课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