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两动两聚焦”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1-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牢牢抓住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机遇,始终坚持“立足自贸办经贸”,围绕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重大国家战略,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着力构建全员联动机制,发挥创业带动作用,聚焦行企和学生需求,不断优化调整稳就业促创业举措,有效破解高职院校就业难题,获评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2019年,学院积极响应高职扩招行动,审时度势,千方百计稳就业促就业,加快构建高质量就业创业工作体系,推动实现毕业生就业率不降反升。学院扩招以来首批2022届毕业生4815人,初次去向落实率为96.95%;2023届毕业生4264人,初次去向落实率为96.15%,毕业生初次去向落实率连续两年位列海南省高校前列。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学院形成了具有高职院校特色和推广意义的就业工作典型经验,多次在海南省就业工作会议上作汇报交流,并先后入选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国家教育部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典型案例。

    一体: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应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人才培养质量是就业创业质量的决定因素之一。学院扎实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坚持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路径,持续增强人才培养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适应性,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和四大主导产业,整合打造2个国家专业群、2个省级专业群、4个校级专业群,形成“2+2+4”专业群矩阵,在省内高职院校中示范实施专业预警机制、“双导向”课堂教学改革和“三企进校”育人模式,推动实现专业群“宏中微”三层贯通适应区域产业发展。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构建‘三适应三对接三支撑’体系培养‘两化两型’自贸港商旅技能人才的实践”荣获海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为了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三教”改革的具体行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学院牵头建立4个省级职教集团(联盟)、7个产教共同体,与头部企业共建11个产业学院、120余个实训实习基地。同时,深入推进专业建设“六个一”工作,即以“建立一个专业建设委员会、明确一个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形成一份调研报告、制定一个专业建设规划、制定一套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一个动态调整机制”为成果导向,常态化开展人才培养适应性调研。2023年,各二级学院提交高质量调研报告70余篇,学院利用全天时间组织专题研讨会,更好地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新一轮人才培养修订、课程标准制定的重要参考。

    当前,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行业企业的高度肯定,用人单位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8%以上,学生在合作企业就业人数大幅上升,产教融合已成为学院就业新的增长点。比如,国际旅游学院2023届毕业生595人中,有261人在合作企业就业;学院开设的订单式、学徒制特色班毕业生在实习阶段即被用人单位提前选录;亚特兰蒂斯酒店、观澜湖酒店等长期深度合作的企业则是每年主动上门批量要人。

    两动:构建全员联动机制,发挥创业带动作用

    优化顶层设计,构建全员联动机制。学院党委深刻领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全面加强和改进党对学院就业创业工作的领导,形成了“书记校长主抓、部门学院协同、全体师生参与”的三级联动就业创业工作格局。2022年起,面对经济下行、疫情影响和毕业生规模激增三重压力叠加,学院将就业创业工作关口不断前移,树立全年都是“就业季”的思想,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建立了“每月例会、学期考核”制度,并在3—8月实行“日更新、周调度”机制,动态、协同、高效推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为更好地推进上下联动和全员参与,学院还按照“学院搭舞台、专业拉资源、师生齐参与”的思路统筹推进三个“135”工程,支持每个二级学院至少建立1个产业学院,设立3个大师工作室,举办5个订单式、学徒制特色班;支持每个专业至少与1个头部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与3个规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建立5个校外就业实习基地;鼓励指导每名教师联系1家企业,帮扶3名学生,提供5个岗位。从学院、专业和教师三个层面划定任务区、明确责任田,形成共促高质量就业创业的强大合力。

    当前,学院全年、全员抓就业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并在海南省教育部门、人社部门的指导下,转化成了扎实具体的行动:秋季开展“校园招聘行动”,举办“就业育人”主题教育、职业规划大赛等活动,优化、细化就业指导服务;寒假开展“暖心行动”,发挥线上就业服务平台的作用,创新、精准帮扶重点群体,切实帮助学生解决求职就业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春季开展“攻坚行动”,通过春季校园招聘等活动,引导毕业生主动求职,稳定毕业生离校前后就业局势;夏季开展“百日冲刺行动”,加快推进就业工作进程,精准挖潜、拓展就业岗位,全力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

    鼓励创新创业,发挥创业带动作用。创新创业对推进就业工作具有倍增作用。作为经贸类高职院校,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作为特色优势加以重点培育,从组织领导、课堂教学、创业大赛、实践平台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海南省高职院校中率先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探索打造“三创”孵化基地,将“创新创业教育”列为公共基础课,课程建设成效显著,开发的校本教材《创新创业基础》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入选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基于‘三教’改革的‘三阶递进、四位一体、五维融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为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学院全力保障“四个一百万”投入机制,即:投入100万元培育和孵化学生创业项目,投入100万元聘请校内外导师指导和转化学生创业项目,投入100万元支持师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投入100万元奖励就业创业优秀个人和集体,全方位激励和保障师生积极创新创业。

    当前,创新创业已在学院蔚然成风,师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全面提升。2023年,有850余名毕业生参加创业活动,占比约20%。近三年,学院已累计投入扶持资金233.5万元,支持84个学生创业项目孵化转化,其中有37个项目成立公司运营,带动就业人数200多人,涌现出海南乐创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海南华腾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睿狮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海南鑫扬一帆体育有限公司、海南智贸脊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优秀企业。

    两聚焦:聚焦行企需求,聚焦学生需求

    聚焦行企需求,深化访企拓岗成效。学院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书记院长以上率下积极推进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通过用人单位大走访、全院联动促就业,有效推动了2022届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并在访企拓岗中以就业为导向建立了“四个资源库”,即学生信息库、园区信息库、导师资源库、校友资源库,千方百计为学生精准就业牵线搭桥。

    学院深刻认识到访企拓岗既是具体工作也是战略举措,在推动学生就业的同时,努力实现“一访多能”。2023年,学院将访企拓岗行动与专题调研工作有机结合,持续放大访企拓岗作用和实效,积极谋划推进了学院与园区共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与企业建立教师实践锻炼和学生实习基地等工作,同一批重点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了一批高质量产业企业调研成果,更好地反哺了教育教学改革。

    2023年以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带队赴海南自由贸易港11个重点园区、50余个龙头企业或行业重点企业访企拓岗,带动校、院两级领导干部访企485家、拓岗2956个,2023届毕业生在访企拓岗企业就业人数达317人。

    聚焦学生需求,打造服务保障体系。学院坚持就业创业工作以学生为中心,将解决就业思想问题、就业心理问题与解决就业实际问题有机结合。学院持续健全就业困难学生包干责任制、未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帮扶台账和校院两级就业统计核查机制,为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突出做好“四上服务”,即:“上心”做实应聘服务,从投递简历到现场面试,全过程精心培塑学生求职竞争力;“上门”做细用人服务,通过访企拓岗、就业回访等行动主动作为,精准把脉用人需求;“上学”做强升学服务,鼓励支持学生升学深造;“上前”做好个性服务,对慢就业、懒就业毕业生“一人一策”跟踪帮扶。同时,学院针对应届毕业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毕业生,做到“四个一”“四个精准”,即通过“一对一”指导、“一对一”推荐、“一对一”帮扶、“一对一”落实,精准推送就业信息、精准推荐就业单位、精准推出就业服务、精准推敲就业统计。学院2023届困难毕业生456人,全部落实毕业去向。2021年以来,学院作为经国家教育部门批准的“宏志助航计划”高职院校培训基地,超额完成指标任务,接受培训的755名学生已全部就业。

    在普遍指导服务的基础上,学院注重毕业生就业的分类引导,特别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努力用好用足各类就业政策,通过举办大型校园招聘会、二级学院专场招聘会、专业毕业生推介会、企业招聘宣讲会等活动多元化打造求职通道。2023年,学院举办各类校园招聘会及宣讲会63场,其中大型校园招聘会3场,参加企业累计743家,为毕业生提供岗位总计1.26万个;开发吸纳未就业毕业生的公共服务管理岗位30个;为1238名专升本毕业生提供开放自习教室、保留学籍档案等服务,为704名成功升学学生提供学籍档案转递等便利服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