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为本 走特色发展之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9-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朱 丹

今年暑假,朱宏伟和李渟英格两名金华足球小将出战中德足球友谊赛。和他们一样,来自金华各校的足球小运动员们近年来频频亮相全省、全国乃至世界赛场,屡创佳绩。这与该市不断提升校园足球发展水平、促进体育特色学校创建等一系列举措息息相关。

事实上,除了大力推进校园体育外,过去5年,金华市积极引导学校、学生、家长三方突破“唯成绩论”的思想禁锢,建立和完善各类特色学校创建机制,各中小学校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发展的道路,为社会培育出多样化发展的人才。

德育全方位渗透

2016年12月,浦江在全县中小学推广了两套德育校本教材,一套是由该县郑宅镇中心小学编写的《孝义风》(适用一至三年级)、《孝义行》(适用四至六年级);另一套是由郑宅镇初级中学编写的《孝义风,诗画情》。两套教材汲取了“江南第一家”——郑义门的文化精髓,把传统家风家训转化为现代教育规范,进而丰厚学校德育工作的内涵。

全息德育、“四有”德性教育、爱的教育、养成教育……过去几年,金华市中小学在推进德育全方位渗透的过程中收获了多项成果。东阳曾在全国范围内首创“孝敬课”,“孝敬教育”入选浙江省首批德育精品工程,其教研成果获浙江省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对孩子们来说,班集体无疑是他们接受德育最好的场所。为此,武义通过区域推进优秀班集体建设,发挥群体独特的育人功能,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德育之路。现在,这项举措在全市推广,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展了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以“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为载体的新班集体建设。

为了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金华还于去年5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再一次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要求:加强学校德育课程建设,形成有目标、有方案、有评价的学校课程体系;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把德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大力推广“生活化+活动化”的德育课程教学模式;积极开辟德育第二课堂,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到课外,参加德育实践活动……

体育特色创品牌

朱宏伟的足球梦萌生于他曾经就读的金华市孝顺镇中心小学。作为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该校开设了“快乐足球”校本课程。它以趣味性足球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各种足球技术。而孝顺小学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快乐足球”嘉年华、“快乐足球”摄影大赛、足球知识竞赛等。“每个孩子都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其中,体验足球的魅力。”校长熊德华告诉记者,如今学校里人人会踢球、班班有球队、年年有联赛,“小小的足球,孕育着大教育”。

目前,金华市已有83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89所浙江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义乌市成为国家级校园足球试点县,婺城区成为省级校园足球试点区。

为了扭转过去“重智育、轻体育”的现象,金华在“十二五”期间认真落实国家阳光体育运动有关要求,规范中小学体育工作,开齐开足体育课程,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各中小学校转变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全市中小学形成了“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校校有比赛”的局面。

“对学生来说,体育健康是衡量他们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对学校来说,体育工作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金华市教育局局长徐志坚说,该市体育工作已初显成效,体育品牌越来越多,省级体育特色学校已达64所。

美育氛围更浓厚

9月2日,浦江县浦阳第二小学的校园戏剧节目第八次登陆央视。多年来,该校“以戏育人”,通过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了解婺剧,认识戏剧,感受艺术。

作为美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如今“婺剧进校园”活动已走进该市74所学校。金华艺术学校的“婺剧传承与教学实训基地”还被评为省级示范基地。今年1月,该校婺剧合奏《闹花台》作为浙江省唯一一个节目亮相央视以及香港卫视2016年国学春晚。

在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一批具有本土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课程在金华各学校不断涌现,营造了以婺剧、合唱、书法、绘画等为主的艺术教育氛围。例如,金华市东市街小学利用附近的本土资源开发了“五芳”课程。校长贾秀军介绍,“五芳”课程指向人文、学习、身心、艺术、实践五大素养。据不完全统计,该校周边有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9处,“每一处都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

“接下来,美育活动将被列入学校整体计划,保证每个学生每周都有固定的活动时间。”金华市教育局副局长姜焜说,各地以学校为单位推广体育、艺术“2+1”项目,争取做到学生在校期间形成1~2项艺术特长和爱好;同时,积极开展校内外结合的美育实践活动,因地制宜建立校外艺术工作室和实践基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