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雷锋精神在思政课建设中绽放光芒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1-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坐落于雷锋的第二故乡、雷锋精神的发祥地——辽宁省抚顺市。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雷锋精神育人功能,坚持“三个强化”,做到“三个起来”,促进高校思政课提质增效,让雷锋精神在学校思政课建设中绽放光芒。学校立项辽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一般课题“雷锋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研究”(项目编号:JG21DB337),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强化顶层设计,让高校思政课“立起来”

    将雷锋精神融入思政课建设是涵盖学理阐释、平台构建、师资配备等多领域、多环节的总体工程,需要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协同配合、各方面制度保障,着力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立体化雷锋精神育人体系。

    一是强化党委领导。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明确学校党委书记是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责任人,落实组织召开书记办公会、现场办公会、工作协调会等多项举措,安排部署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工作。

    二是注重部门配合。充分发挥部门优势、结合部门特点,有效运用党委宣传部、新时代雷锋精神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团委、辽宁省雷锋精神研究会五大部门的资源优势、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建构主渠道、主阵地、专业课、职能部门多维一线、合力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三是完善制度保障。坚持每年印发《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雷锋活动实施方案》,将雷锋精神教育贯穿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和各环节。将雷锋精神育人成效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推动责任落实、任务落地,让雷锋精神育人由“被动配合”转为“主动施为”。

    强化课程打造,让高校思政课“硬起来”

    学校立足思政课主阵地,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要抓手,着力打造思政“金课堂”、用好社会“大课堂”、建设网络“云课堂”,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一是打造思政“金课堂”。立足自身特色优势、挖掘雷锋精神资源,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努力建设高精尖水平的雷锋精神教育“金课”。组织编写本科生教材《新时代雷锋精神简明教程》,获评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线下课程)。同时,强化学理阐释,主动破解雷锋精神育人的重点、痛点、难点理论课题,“大思政格局下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

    二是用好社会“大课堂”。善用社会“大课堂”,将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参观研学作为践行雷锋精神的“三大行动”,把“行走的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在志愿服务方面,创办学雷锋志愿者培训学院,开展阳光助残、政策宣讲、支教扶贫等志愿服务570余次。在理论宣讲方面,精心设计有内涵、接地气、聚人气的各类宣讲活动。学校“‘中国故事’讲述行动”获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在社会实践方面,依托抚顺市雷锋纪念馆等实践基地,组织开展“沿着雷锋足迹前行”“续写《雷锋日记》”等参观研学活动。

    三是建设网络“云课堂”。把握时代特点、顺应发展潮流,着力打造一批师生黏合度高、受众覆盖面广、社会影响力大的网络平台。制作推出200期由“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等担任名师主讲的生命教育、公德教育网络公开课;创办“雷锋精神在线”网站,点击超600万人次;开通“中华雷锋号”微信公众号,浏览超250万人次;推出《永恒的精神之光——〈雷锋日记〉新时代解读》,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宣传报道。

    强化教学创新,让高校思政课“活起来”

    学校全面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深刻把握“深”“透”“活”的要求,通过资源育人、组织育人、文化育人,努力让思政课有厚度、有锐度、有温度。

    一是资源育人。充分利用“全国学雷锋活动策源地”资源优势,深刻总结雷锋精神育人经验,创建“雷锋精神育人展馆”,建立雷锋书苑、雷锋书屋,收集雷锋精神主题相关书籍近1000种。

    二是组织育人。积极构建组织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把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结合起来,发挥学校各类组织育人作用。创办“学雷锋示范班”,被授予辽宁省“雷锋号”荣誉称号。获批辽宁省新时代雷锋精神种子培育工作室,不断拓宽雷锋精神育人平台。

    三是文化育人。用雷锋文化陶冶美的心灵,将雷锋精神与学校育人环境深度融合,发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文化育人作用。建成“雷锋擦车照”原址、雷锋半身塑像和“五个一”纪念塔,把雷锋精神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融入师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环节,让雷锋精神天天见、天天新。(杨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