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会提问,幼儿游戏计划有水平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1-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孩子们在按照游戏计划拼搭火车。
徐文霞 摄

    ■教师发展·师幼互动能力提升①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形式,在自主区域游戏中,幼儿能主动活动、自主选择、持续探索,并与同伴、教师互动交流,既满足个性发展,又实现全面发展。区域游戏开展过程中,许多教师会在导入环节采用游戏计划的形式帮助幼儿明晰游戏意图、梳理游戏思路、延伸游戏内容,以促进幼儿游戏水平提升。但由于班级幼儿个性特点和能力各有不同,其游戏计划水平也往往不尽相同。教师如何抓住契机,通过有效的师幼互动,支持不同能力的幼儿提升游戏计划水平呢?我们尝试了多种教师介入方法。

    善用鼓励,提高幼儿计划游戏的积极性

    幼儿在做游戏计划时,要调动已有经验,提前规划好游戏内容。一般来说,根据幼儿参与游戏计划的主动性,大致可分为积极计划型和被动计划型两种。

    积极计划型幼儿对自己的游戏很有主见,能快速确定想去哪个游戏区,玩什么,怎么玩,用哪些材料。在分享计划时,他们条理清晰、目的明确。而且,能力较强的幼儿还喜欢与同伴共同制订并分享计划,在他们的计划中,常常出现同伴协作完成一件有趣的事或解决某个问题的内容。对这类幼儿,教师更多要扮演倾听者和引领者的角色,通过顺应幼儿需求的对话支持他们梳理想法,让他们对接下来的游戏思路有清晰的认识,以此促使计划与游戏更加深入。

    而被动计划型幼儿常常对游戏内容的规划意识较弱,很少愿意主动与教师、同伴分享自己的游戏计划。有的幼儿在计划环节总是默不作声,对分享计划也持消极态度。对这类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互动提高其参与计划的积极性。例如,游戏一开始,教师可以通过“击鼓传花”“打电话”“大风吹”等互动性较强的游戏吸引他们参与计划,然后再根据他们分享游戏计划时的表现适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从而提高其做计划的主动性。

    同时,被动计划型幼儿还存在游戏随机性强、游戏内容与计划常常不一致的情况。有的幼儿在计划时想去家庭区,但游戏一开始却径直走向了建构区。面对这类幼儿,教师要更多关注他们的游戏需求,灵活帮助他们建立游戏计划意识。比如,中班的弘儿计划拼搭一个秋千,但游戏时,他拼搭的却是火车。教师饶有兴趣地问道:“你的火车能载多少人呢?”弘儿答:“我的火车有很多车厢,可以载很多人。”就这样,弘儿认真拼搭着超长火车,直到活动结束也没完成。教师说:“我很期待下次能看到已经完工的超长火车。”

    当教师观察到幼儿的计划改变时,并没有急于打断或否定,而是顺应幼儿的兴趣需求,支持他梳理搭建火车的计划。当弘儿的搭火车计划没有完成,教师又启发他制订下一步计划,引导他继续丰富火车拼搭经验。当教师顺应幼儿的需求与兴趣,他们会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计划,并自然而然地向积极计划型发展。

    指向性提问,引导幼儿完善游戏思路

    在游戏计划环节,教师要敏锐捕捉幼儿在计划叙述中展露的关键信息,用适时且指向性明确的提问帮助幼儿聚焦游戏意图,引发其对游戏的深度思考,激活其相关经验和想法,形成清晰的游戏思路,以提高幼儿游戏水平。

    当发现幼儿表述游戏内容过于简单时,教师与之互动的问题要指向游戏内容,比如:“你今天去科学区想完成什么实验呢?”当教师想引导幼儿创新游戏内容时,可以问:“你昨天也是到美工区画汽车,那你今天准备画的汽车跟昨天画的有什么不一样呢?”这样可以启发幼儿在接下来的行动中探索新经验。当幼儿在游戏计划中忽略了对游戏材料的思考时,教师与之互动的问题要指向材料选择,比如:“你看看各区角,有什么材料是你今天会用到的?”当教师发现幼儿在游戏计划中缺乏对游戏行动的思考时,可以尝试将问题引向对游戏行动细节的关注,比如:“你会怎样搭建动物园?先搭什么?再搭什么?”这样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对下一步游戏行动细节的思考。此外,有些幼儿的计划过于简单,教师的提问就可以明确指向下一步计划,比如:“当你完成这个计划后,接下来还准备做什么?”

    需要注意的是,其一,指向性提问一定是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的。教师的提问方式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感受,以及对做计划这件事的期待。如果教师的问题沦为“提问考试”,持续以问题“轰炸”幼儿,他们可能会因为挫败感而不愿再做计划。

    其二,如果教师的问题太笼统,容易造成幼儿的游戏思路过于简单。例如,教师以“你今天想和谁一起玩什么”的问题开启互动,幼儿回答道:“我今天要和xx一起画画。”教师问:“还有呢?”幼儿有些结巴地说:“我们要画公主。”教师继续问:“那有没有细节呢?”幼儿则摇摇头不知如何回答。在这样的互动中,教师虽然意识到幼儿的游戏意图过于简单,但提问始终是开放的,缺乏指向性,幼儿也就模模糊糊地回应,自然无法有效启发他们深入思考游戏内容。

    巧妙追问,促进幼儿游戏能力提升

    追问是幼儿在教师引导下的再思考过程,可以及时启发幼儿的思维。智慧的教师总能在游戏计划中顺学而“追”、以“问”促思,引发幼儿对游戏内容的深度思考。

    追问游戏意图,以求明晰。有时幼儿在分享计划时,脑海中对游戏有大量零乱的想法,在表述计划时也无法清晰地提取意图,这就要求教师快速识别,通过追问帮助幼儿明晰游戏意图。

    案例:迪迪的手套

    一次迪迪在描述计划时说:“我想做手套。”教师追问:“你做手套的用处是什么?”迪迪说:“玩‘颜色变变变’不弄湿手。”教师继续追问:“原来你要做的手套是要防水的,我很好奇,你的防水手套是什么样子?”迪迪说:“就像我的保暖手套一样,但必须防水。”教师再次追问:“什么材料可以做成手套,还可以防水呢?”

    教师从迪迪零碎的表达中了解到他要做防水手套的意图。随后,教师顺势追问,启发迪迪调动保暖手套的已有经验与新设计的防水手套的共性,并进一步启发迪迪思考防水材料。教师的追问能促使幼儿将大脑中的游戏意图逐步落实到行动上,丰富游戏情节的同时,也能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追问游戏行动,以求完善。有的幼儿做游戏计划经常存在内容笼统含糊、对游戏行动缺乏思考的情况,教师可及时追问点拨,有效引导幼儿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行动方向,逐步完善游戏方案。

    案例:薇薇的汉堡

    一次薇薇说:“我今天想去美工区做汉堡。”教师追问:“你想用什么材料做呢?”薇薇说:“用胶泥。”教师继续追问:“我很好奇,你的汉堡是什么样子的?”薇薇说:“我的汉堡有很多层,上面有芝麻面包,中间有绿色蔬菜,还有肉饼……”

    在区域游戏中,游戏从计划时就开始了,有的幼儿在计划时容易沉浸于喜悦中,没有思考游戏细节;有的幼儿或许在脑海中已开始行动了,却在表述时遇到困难。上述案例中,教师捕捉到幼儿想制作汉堡的意图后,及时追问汉堡的材料和形态,促使幼儿清晰制作细节。教师及时追问,不仅引导幼儿完善了游戏细节,也会激发幼儿对自己的游戏行动产生期待。

    追问游戏内容,以求延展。随着幼儿在游戏中表达与思维能力不断提升,计划水平也会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但整个过程都离不开教师的有效追问引领。

    案例:大楼上的飞机场

    这两天,轩轩都计划到建构区搭建大楼。在第二天的计划环节,轩轩说:“我要搭5层高的大楼,还要有飞机。”教师递进式追问:“我很好奇,你今天准备搭的大楼和昨天的有什么不同?”“我听说你的大楼上有飞机,你的飞机想停在哪里呢?”“你昨天说大楼总是要倒,你想到好办法了吗?”

    教师敏锐捕捉到了轩轩为“楼房”主题游戏设计了很多细节,通过递进式追问,支持轩轩对游戏内容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规划。后来,轩轩在益智区拼出了飞机,在楼顶修了飞机场,在大楼下面搭了积木稳固大楼。对幼儿来说,教师的追问不应是有压力的,而是要让幼儿有期待和喜悦。因此,教师应把握幼儿的兴趣与意图,全身心地帮助幼儿丰富游戏细节,促使幼儿享受游戏的乐趣。

    (作者单位系32076部队幼儿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