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的力量在于引领改变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10-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省教育科学院普通教育研究所

所长 林 莉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是党和国家一以贯之的基本教育方针,也规定了我国中小学的办学方向。以2017年8月22日《指南》颁发为标志,新一轮中小学德育体系化政策布局完成“最后一公里”。提高德育实效性一直是我国中小学德育的政策重点和难点。《指南》传递出了一些新的、可能对中小学德育实践产生深远影响的政策信息,值得引起我们关注。

方向正确。《指南》开宗明义地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作为基本原则的第一条,再一次重申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德育工作体系中的主导性作用,保证中小学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始终如一地坚持学校德育对中小学生的价值引领。

“一个体系”。《指南》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文件,它和早前的一系列专项性德育政策共同构筑了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指南》描绘了学校德育的基本框架和总体图景,而专项性德育文件则具体地规定了实施细节和操作要领。这种相互关照的政策设计,有利于改善德育的实效性。

常态德育。与以往将管理、协同等作为德育的组织与保障措施不同,《指南》首次将管理育人、协同育人与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和实践育人并列作为德育的六大途径之一,赋予学校日常管理和协同工作德育功能,对推动德育常态化的重要意义不可低估。

具身化德育。新一轮德育体系另一个显著变化是德育的具身化趋势,从《中小学生守则》到《指南》,德育的内容和途径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身处其间的环境,十分“接地气”,而不是“离身”的抽象道德说教,道德学习、身体和世界是一个统一体,这也是“一个体系”的另一层意义:德育、进行道德学习的学生和学生的生活世界浑然一体,不存在单一的德育,也不存在没有德育的教学。

与早期体系化建设致力于健全体系不同的是,新德育工作体系已经较为完备。导致学校德育实效性差的原因不是活动不多、重视不够,而是学校各条线的德育活动碎片化、互不相干、时断时续、甚至彼此矛盾。如何实现学校德育活动之间的互动、沟通、协同、整合,是深层次体系化的关键。对中小学而言,把握德育的主动权,重新建立互联互通的常态德育工作体系和工作模式可能成为下一阶段学校德育工作新的突破口。

因此,笔者建议,当下中小学德育,一是要改变短、平、快、形式化、浅表化、单一的德育模式。要创新性地改变学校德育存在的条块分割和运动式推进格局,以整体的思维方式宏观地思考、梳理现有的学校各项德育活动,与学科及课程实施、文化建设整合,建立实质性的关联。

二是要探索多样化的整体性德育实践样态。跨学科的主题整体式德育,如“STEM+”和创客模式的长周期探究性学习,在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深度学习中,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任务驱动的项目式文化建设,学生通过参与校园、班级文化建设,实现道德学习,不只是静止文化的享用者,同时还是文化的设计者、建设者;关注现实的长周期深度参与式德育,学生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了解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三要从德育的视角重新定义学校的管理、定义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反思、重整学校管理制度与管理过程,挖掘管理的德育内涵,将道德学习过程和道德学习状态拓展至学生所处的家庭、社区环境,有效地促进学生跨情境的道德学习,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层体系化。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