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教育”激活学生内驱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3-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1947年1月,著名的‘梅花村会议’在这里召开。这次会议成为浙东革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近日,浙江宁波宁海县跃龙中学师生走进梅花村革命教育基地,开展“饮水思源,学习红色精神”主题思政课。

    这是宁海县中小学校从“思政小课堂”向“社会大课堂”拓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宁海县教育局提出了“正德厚生”的教育愿景,即“正校德,厚爱教师;正师德,厚爱学生;正生德,厚报社会”。该县以实践体验为关键点,充分挖掘地方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校家社协同构建“正德教育”中小学思政一体化课程体系,激活学生的内驱力。

    开发“正德”思政“金课”

    “行山云作路,累石海为田。”宁海县山海资源丰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这为“正德教育”拓展课程体系提供了基础。该县以发掘宁海史册遗珠、弘扬乡土特色、传承红色文化等本地特色资源为切入点,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构建各学段的地方思政教育内容。

    宁海县教育局联动思政课专职教师、学科教师和课程专家组建“正德研共体”,研磨开发了红色拉练、模拟法庭、红色宣讲、法律旁听等10多门“正德”思政“金课”,分为红色经典课程、地域文化课程、经济体验课程、法律实践课程和国际视野课程。

    新学期开学,宁海中学组织1000多名学生前往山洋革命根据地,开展“重走三五支队革命路”学生拉练活动,学生们走访了老党员,参加了国旗下讲话、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讲等活动。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宁海中学“正德教育”课程形式丰富。今年元宵节前后,该校还组织学生深入十里红妆博物馆、前童古镇、一市镇等地,探访古代红妆、前童行会、一市糅等非遗民俗文化。

    “基于学生周边生活资源的课程更能引发学生的共情和共鸣。”教师葛巾华介绍,该校利用校本和地方资源,开发了一个具有宁海风情的思政大课程群。如邀请本地专家开发“宁海古村落”“宁海古戏台”“宁海节日文化”等课程,传播宁海文化,弘扬宁海精神。

    宁海县西店镇中心小学结合春游、秋游、社会实践、寒暑假个性化作业等形式,开展环保、孝道、乐助、创新等主题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大舞台上历练成长。同时,组织开展多样化的“进校园”活动,如“家长进校园”“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民警进校园”等。

    “这样的课堂形式很灵活,我最喜欢学习法治相关的课程,老师们总是会将严肃、生涩的法律知识和我们身边的生活、新闻热点结合,让我们知道怎样做一名知法、尊法、守法的小公民。”该校学生张皓轩说。

    推进“微德育”专题实践

    宁海县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倡导全县中小学校梳理“微德育”任务清单,每学期开设一次“微德育”专题实践周,每学年不定时结合学校社团活动和拓展性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项目实践活动。

    宁海县桑洲镇中心小学融合道德与法治小知识,师生合力打造了一副寓教于乐的“知馨棋”,在学生下棋、设计棋的过程中渗透思政教育,让学生们有了爱不释手的“思政学具”。

    “知馨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将“馨”校园的德育知识融入一盘棋中。学生在一幅幅棋纸的设计过程中熟记并思考日常道德标准和校园行为规范,在一步步进与退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正德教育”的洗礼。

    在宁海县桃源中心小学,一部由学生自编自导的微剧《上学路上》正在上演,学生针对过偏远马路能否闯红灯展开激烈辩论。“讨论的时候,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遵守交通规则不在于这次需不需要遵守,而是在于我们心中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提醒。”微剧参演者之一曹彦婷分享了自己的心得,“经历了这样一个辨析过程,我们深化了对两难问题的理解与生活践行。”

    桃源中心小学每学期都会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微剧展演周,引导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提升学习积极性、道德敏感性、问题解决能力等综合素养。“因为时间短、道具简单、不限场地,这样的微剧时常出现在低年级段的道德与法治课上。”该校教师俞薇薇介绍,经过几年的探索,学校已设计形成了30多部课堂微剧。

    开展“正德”思政研学

    回归社会生活,在实践体验中获得真知。在宁海县教育局的布局下,该县各校以柔石故居、革命烈士纪念馆、梅花村会议纪念馆、山洋革命根据地、前童正德堂等地域文脉资源为研学路“必备单品”,整合校外实践基地资源,同绘“正德研学图”。

    宁海县岔路镇初级中学地处革命老区,拥有山洋、梅花、干坑、上金四处省市级红色教育基地。经过策划,该校将研学内容分成瞻仰先烈、了解红史,红色拉练、传承精神,歌唱英雄、歌颂祖国等三类。

    “‘思政研学’将课堂搬到了校外,这样的学习方式很新奇。”该校学生娄语萱说,“红色研学归来后,我们更加热爱家乡,更加积极踊跃地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文明创城和劳动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将家乡的红色血脉赓续下去。”

    宁海县还搭建了“正德少年宣讲团”,采用视频呈现与现场宣讲等方式,发起“微宣讲”活动。宁海中学高三(2)班学生魏守沛是“宣讲团”的一员,他以收压岁钱、拿压岁钱买物品等小事举例,从身边事入手提升学生们的法律意识。“通过宣讲,将书本中的知识迁移到实践中,更有利于巩固学科知识。同时,还锻炼了我的表达能力,提高了沟通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魏守沛说。

    “我们以‘正德厚生’为指引,把好思政教育的‘大方向’,以多元课堂和宣讲平台构建思政教育的‘大课堂’,以课程与教学重构生成思政教育的‘大内容’,着力培养新时代‘正德’好少年。”宁海县教育局副局长陈模连说,下一步,该县将继续创新“正德教育”的实践形式,积极开发本土教育资源,激活多层次的实践活动课程,研磨乡味浓郁的思政“金课”,并开展全县学子“正德集章”活动,探索建立有形化评价体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