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话”展现精神力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3-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主持人 王君玲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新闻回放

    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超半数受访青年感觉近几年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下降,47.1%的受访青年感觉自己词汇量匮乏、表达单一。青年群体中为什么会出现“词穷”现象?他们应该如何丰富自己的语言,让“梗阻”的表达顺畅起来?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主持人语

    青年群体中的“词穷”现象值得关注。这种语言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年轻人对热词热梗的跟风追逐、交流情境的单一化和情绪化表达背后的语言惰性。三篇大学生的评论作品关注“词穷”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应对之策,不妨一读。

    青年说 

    碎片化阅读致使知识获取片面化。当下的年轻人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十分钟切换一次手机应用的使用行为降低了阅读的专注度,三分钟读完一本书的便捷阅读方式更让人难以汲取书中的深层意旨。如此一来,支离破碎的信息获取不仅增加了阅读理解的难度,也对构建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造成威胁。植根于此的表达也在碎片化阅读的洪流中失去了力量。

    过度依赖网梗导致语言运用能力降低。“泰裤辣”“尊嘟假嘟”等网络热梗成为年轻人虚拟社交的共同语言。网梗一波又一波地吸引着年轻人的注意,迅速占领其网络交流的词库。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年轻人在网络生活中寻求情绪共鸣和群体认同过程中娱乐化的语言惰性。在热梗引发的情绪共鸣中,年轻人对不同情境的语言运用能力退化,与不同群体对话的能力下降,进而难以应对多元化语境的考验,加深了词不达意的症候。

    “词穷”犹如一面镜子,照出了部分年轻人苍白的精神底色。他们一旦离开网络交流的舒适圈,贫瘠的精神世界便无法支撑规范、复杂、深邃的表达。阅读积累匮乏、表达方式单一、深度思考能力弱化等问题凸显,“欲说却词穷”的根源暴露无遗。语言表达既是个人展示形象的窗口,又是彰显思想内涵的舞台。年轻人作为网络文化席卷的重点人群,在掌握网络用语的同时也应时刻警惕表达失语现象,用“好好说话”展现当代年轻人的精神力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