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可能性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4-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走在教育强国大路上·聚焦人才自主培养

    浙江省镇海中学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方面具有优良传统,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学校就十分重视文理学科、体育、艺术等特长生的培育,不断探索资优生培养的途径和策略。学生在科技创新、中学生领导力以及体育运动等综合素质发展领域表现突出。2021年,我校成为首批“清华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大学中学衔接培养基地”、首批三星级“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

    作为一所主要依托不到30万户籍人口的区属高中,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学校在继承和创新中探索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路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理念正。所谓理念正,就是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方法论,秉持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方略。我们确立了“教育重在自觉、贵在成全”的教育理念,提出不仅要成全高分,更要成全高素质,成全一个个美好卓越的人,成全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可能性。在近20年的课程改革、高考改革和教材改革中,我们始终将“尊重多元选择,促进高水平基础上的差异发展”作为工作理念。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上,我们坚定地认为,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此基础上具有高度发展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基于此,我们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有两个基本思路:一是系统推进、夯实基础、张扬个性;二是针对全体学生与资优生两个层次、达成两种“高水平”,即夯实学生的高水平基础,实现学生的高水平差异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对学生良好品行和习惯的养成,认为学生的意志、毅力比智商重要,让学生拥有爱阅读、爱运动、爱总结、爱反思和守规矩、守时间、守纪律、守信用、会感恩、有孝道的习惯比聪明更重要。

    二是团队优。我们有一支具有优秀品质、整体强盛的教师队伍。创新人才培养工作难度高、挑战大,需要相关教师具备更高的能力,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我们特别注重依靠全体教师的团队协作,注重涵育教师的职业意识、职业精神和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把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做成“良心活”“同心活”“匠心活”。我们认为,教师的能力水平和人格魅力非常重要,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精神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我校的教师在工作中往往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义无反顾走上特长培养的漫漫长路。我们以富有教育“自觉”色彩的学校价值观培养了一批优秀教师,使他们牢固树立使命感和责任感。此外,学校注重通过多种方式选送更多教师参加国内外高端培训和学历进修,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学校适时改革现有的评奖评优、薪酬分配机制,为担当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成果突出的教师与团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宽松的工作氛围和更丰厚的物质回报。

    三是选才准。我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对象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关注和提升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二层次针对少数有特殊天赋和能力的资优学生,做到及早发现、科学培养、充分挖潜。第二层次的高度是建立在第一层次的广度、厚度基础之上的,两者缺一不可、互为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本质上是一种高水平的因材施教。如何发现那些学有余力、天赋异禀、能力突出的学生?我校主要依靠提供丰富多元优质的课程资源、教育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给学生更多实践和展示的机会,依靠班主任、任课教师和竞赛教练长期用心观察和经验积累,形成一种特殊敏感基础上的“慧眼识珠”。当然,我们也会用一些学科、心理的评测系统考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关注他们的创造性人格。我们还会组织夏令营等活动来识别和选拔不同层次的资优学生。辅导过程采用宝塔型的学科特长培养梯队,不同层次人员形成竞争性的双向流动,并强调兴趣爱好与能力潜质的统一、能力水平和培养层次的统一、志趣纯粹性和目标功利性的统一。

    四是课程广而精。我们着力构建“高水平基础+差异化发展”的学校课程体系,包含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特长类课程、个性化课程,形成与学校育人理念和育人目标一致的发展性课程结构。我们既注重课程的数量和可选择性,更关注课程的品质、特色和育人价值,以培育学生创新素养、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重点方向,突出大学先修课程、领导力课程、创新素养课程等,形成具有较大整合性、层次性和梯度性的创新人才培养特色课程群。在课程实施中,我们注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强调内容的跨界整合性和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特定情境的创设和一定问题的牵引,以知识、能力、情感多方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具有自主性、实践性、探索性的活动,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创新素养。

    五是机制全。我们探索了多种有利于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比如,“学校文化浸润机制”旨在培育“全面发展、崇尚创新、追求卓越”的学校风尚,培育“丰富、多元、自主、开放”的教育教学生态,培育学生的“学习力、创造力、领导力、审美力、自治力”;“两端延伸联合培养机制”旨在加强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高等院校的交流合作,在人才选拔、课程共建、资源共享以及师资培训等方面有机整合,实现贯通式培养;“特色课程深化建设机制”是在课程体系构建、内容开发、资源拓展、选课走班、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精益求精,切实提高课程实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作为一所基层学校,我们将按照党和国家的统一部署,不断探索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式,为造就更多高素质拔尖创新后备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系浙江省镇海中学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