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队伍建设的“三个创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9-06-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长期以来,湖北省宜昌市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工程,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主旋律,锐意进取,砥砺奋进,教师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宜昌市在湖北省率先建立中小学教师专业荣誉制度,率先整体推进“县管校聘”教师管理改革,率先施行教师队伍建设年度专项督导和公报制度。多项教师管理创新工作获评湖北省教师工作创新案例,居全省首位。

    坚持人才为本,探索创建教师专业荣誉制度。2015年以来,宜昌市探索创建中小学教师专业荣誉制度,构建专业分系统、晋升讲梯次、管理有届期的教师专业荣誉和人才管理制度体系,有效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一是坚持分层分类。分教学、德育、教育管理3个系统,教育拔尖人才和优秀人才、青年优秀教师3个层级,第一、第二层级人才按教师总数的1%、2%控制规模。二是构建选拔机制。在评选对象、评选条件、评选标准、评价量表、梯次晋升等方面,建立完善、科学、切实的制度体系。三是实行跟踪培养。2015年以来,仅市级累计投入人才专项培养经费1000余万元,培训2000余人次。每年投入100万元支持27个名师工作室和2个职业教育技能名师工作室,把名师工作室建设成为名师成长的摇篮。今年,宜昌市全面启动卓越教育人才培养行动计划,计划投入资金1500万元,包括未来教育家专项培养“英才计划”、卓越教师专项培养“百人计划”和青年名师培养“千人计划”,力争用5年时间着力造就一支以数十名教育家型校长教师、数以百计卓越教师、数以千计知名教师为代表的新型卓越教育人才队伍。四是实行届期管理。第一、第二层级人才实行三年一个届期,建立动态考核和届期管理机制。

    坚持创新为要,整体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近两年来,宜昌市按照“探索经验、分类指导、自主实施、稳步推进”的思路,整体推进“县管校聘”教师管理体制改革,取得初步进展。

    一是率先示范。2017年起,宜昌市教育局率先在市直教育系统实施“局管校聘”教师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定向竞聘、校内竞聘、跨校竞聘和调剂竞聘4个环节,局直属学校共聘用教职工3220人次。其中跨校聘用28人,调剂聘用19人,待岗培训教职工14人,解聘在编教师7人,辞退编外聘用教师59人。二是分类指导。连续两年召开全市“县管校聘”改革现场推进会,指导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开展“县管校聘”教师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县管校聘”改革构建了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管理体制,形成了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教师人事管理机制,实现了“四个转变”,即从“单位人”向“系统人”的转变,从“因人设岗”向“因事设岗”的转变,从“以岗求人”向“以岗聘人”的转变,从“要我上岗”向“我要上岗”的转变。改革充分激发了教师队伍活力,实现了教师资源高效配置。三是整体推进。目前所辖14个县市区共有9个开展了“县管校聘”改革工作,市直教育系统及5个县市区均已成立教师发展机构。

    坚持落实为重,实施教师队伍建设专项督导。2016年,宜昌市率先建立县市区教师队伍建设年度专项督导和公报制度,有效推动全市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落实。

    教师队伍建设专项督导要突出重点内容。重点督查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工资待遇保障、编制落实、培训经费投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情况。要注重结果运用。专项督导的相关数据和结果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县市区党委、政府的政务督查内容,纳入对县市区政府和教育教育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宜昌市区域教育现代化监测指标。要实行年度公报。专项督导的结果和数据向社会公开,并直接专报市、县两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2017年和2018年,连续组织对全市14个县市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进行专项督导并发布督导通报。专项督导评估取得三大成效:推动教师待遇大幅度提升,促使部分县市区召开紧急常委会大幅度增加教师工资收入。2017年全市中小学教师年人均工资收入达12万元,是2013年的3倍;推动教师培训经费大幅度增长,2018年全市教师培训和人才工作专项经费投入达2500余万元,比2016年增加千万元,增长比例超过40%;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不断深入,加快“县管校聘”教师管理体制改革步伐。

    当前,教师队伍建设迈入新时代,我们将不断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事业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持。

    (作者系湖北省宜昌市教育局局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