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笔潭》一部心灵随感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却咏梅

  50年前,他是清华大学的理工翘楚,获校长颁发优秀毕业生奖章;10年前,他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位居政治局常委;现在,他已然是一位作家,写随笔、写散文,还写小说,而他最新的作品竟然是画作……近日,吴官正最新作品《闲来笔潭》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一周之内即发行30万册,登上各大图书排行榜榜首,成为一部广受欢迎的领导人退休后的心灵随感录。

  《闲来笔潭》收录了吴官正同志离开领导岗位后创作的随笔、散文、杂记、小说、对谈等文学作品及部分画作,既有青少年时代的生动回忆、工作后的难忘经历以及退后所思所悟等写实之作,又有寄实于虚、寄虚于实、虚实结合的虚构篇章。

  据介绍,理工科出身的吴官正喜欢读书,也一直有写作的习惯。仅人民出版社就出版过他的三本书,均为工作文稿。退休后他依然保持本色,在夫人张锦裳的提议下,他将“闲时走走、看看、想想、议议”的诸多所得记录在笔记本上,数量多达40余本,记录了吴官正的童年记忆、求学经历及部分工作回忆,用他的话说,“用来打发时光,咀嚼其中滋味,找些人生感悟”。

  “我喜欢读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书都读,我认为书要越读越薄。比如,心理学有两点给我印象很深:一是所有人共同的弱点,就是很难约束自己;二是需要引发动机,动机决定行为。经济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是供求关系,二是纳什均衡(即博弈)。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我理解有三点:一是零的辩证法,有多少数比零大就有多少数比零小;二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自己;三是人们在征服自然的同时,往往也会遭到自然的无情报复。”吴官正建议年轻人,“要多读书,特别要认真研读革命导师和领袖们的著作,多思考,多讨论,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除了娓娓讲述诸多政治感悟与人生感悟之外,书中字里行间还饱含着一份深沉的情感力量,彰显出吴官正对父母老师、对同事同学、对广大普通老百姓一份至真至深的情义和关怀。

  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谈及该书的出版过程,“第一次读到初稿清样,就被书中的至情、至真和至理所打动”,他希望作者的人生哲学对广大青年学生和家长能够产生有益的启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