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建办学联合体促中小学衔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王强 通讯员 张镇彪 梁镇源)“以前,我们只是一味地抓好小学阶段工作,片区办学联合体使我们明白了小升初的重要性,促使我们现在更多地开展生命教育,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广东省茂名市第十六小学六年级(5)班班主任陈彩娟近日告诉记者,片区办学联合体使小学和初中教师之间的距离更近,双方都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

  片区办学联合体是茂名市教育局探索中小学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有效过渡和衔接、强化初中和小学合作交流、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出的一项举措。十六小校长高天珍说,去年学校300多名毕业生,个个会吹竖笛、会朗诵诗歌,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直接升入学校隔壁的二十中,“建立片区办学联合体以来,我们两校间多次开展对接交流活动,专门加强了竖笛、诗歌教学工作,使学生特长在中学能得到延续”。

  茂名市教育局直属学校管理科科长王志维告诉记者,去年5月以来,市区学校被划分成8个片区,以每个片区的中学为牵头校,带动片区内的若干所小学成立办学联合体;牵头校的校长为片区办学联合体组长,定期组织片区学校开展教学经验交流和参观、观摩、讨论等教研活动。“各片区办学联合体每学期应开展活动两次以上,每次活动原则上易校进行。”王志维说。

  十六小与附近的二十中、七小、十九小组成官渡片区办学联合体一年来,多次围绕特色教育和初中特色教学有效衔接开展研讨,并采用研讨会、教学观摩、教学案例分析、教学经验交流、专家讲座、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促进小学和初中的教育教学有效衔接,片区内各校发挥资源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动片区内各校共同发展。

  片区办学联合体还以课题项目推进教学改革,结合学生成长和教学规律,围绕小学和初中教学有效衔接问题,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改实验。“长期以来,中小学在教学中出现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一部分小学生升入初中后,学习上感到不适应,学习兴趣有所减弱,学习质量也有一定幅度下降,久而久之,会对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官渡片区办学联合体组长、二十中校长曾文佳,向记者展示了片区内几所学校正在研究的课题——如何促进初中小学教学有效衔接。

  “小学教师在教学上,更多的是督促学生学习,而初中更注重教师的引导。这就需要小学生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茂名二十中初一(8)班班主任陈建梅说,这些如果不和小学教师沟通交流,他们可能不会太注意。“建片区办学联合体加强小学和初中之间的交流确实很有必要”。

  如今,十六小对以前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了适当调整,尤其是高年级段教师逐渐注重用信息化手段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关注学生的持续发展,使学生更好地向初中过渡。

  茂名九小经常跟所在片区办学联合体的牵头校——新世纪学校进行对接、开展交流;在茂名十三中校长梁飞彪办公室的工作计划板上,“召集片区办学联合体学校负责人开会、研讨”写在醒目位置……办学联合体结合各自片区内的实际情况,纷纷开展教学管理探讨和教研活动。

  在推进片区办学联合体工作的同时,茂名还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管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中小学校长竞争选拔,通过抽签方式将新进优秀教师充实到各学校,开展教师全员培训,提高教师待遇,加大投入推进教育信息化等。一系列政策不仅强化了各片区内初中和小学的合作交流,更促进了市区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