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约会“天宫”高校科技当“红娘”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上接第一版)通过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课题组的数值分析结果显示出较高的精度,计算结果正确、可靠。工艺参数的优化设计使产品达到了轻质、高强度的工程期望,为复合材料缠绕气瓶的设计改进提供了重要参考。

  天津大学:3D打印航天员坐垫

  飞船在升空和着陆时,会产生较大的加速度和颠簸,对航天员脊椎和颈椎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天津大学快速成形中心主任崔国起,带领研究团队为神舟十号航天员量身设计的“赋型缓冲减震坐垫”此时大显身手,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航天员升空和着陆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赋型缓冲减震坐垫’的设计需要‘量体裁衣’。对航天员量体,就是将他们的身体数据在电脑上形成三维数字模型,是研制坐垫的第一步。随后,坐垫便通过快速成形系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3D技术打印出立体的坐垫。”崔国起介绍说,“快速成形中心掌握了快速直接制造复杂零件的技术,可以根据零件的形状,每次制作一个特定形状的截面,然后把它们逐层粘起来,就得到了立体的零件,整个制造过程是在计算机控制下自动进行的。”

  其实,这已经是“赋型缓冲减震坐垫”第六次升入太空。“这一次制作‘神十’坐垫时,三维测量的像素从80万提高至200万,对航天员量体的数据采集点从几十万个增加到上百万个。”崔国起说,由于赋型坐垫从量体、设计、制作模型、模型验证,再到模具制作,都主要运用了3D技术。与前5代的坐垫相比,神舟十号搭载的坐垫从精度到舒适度、安全度都有了提高。

  东华大学:为航天员解“方便”难题

  神舟十号成功飞天之际,东华大学教授袁琴华团队研发的新材料为宇航员贴身使用,解决太空生活的大小便难题。这是10年来该课题组第五次为宇航员提供“方便”保障。从1996年起,袁琴华带领科研团队开展多学科攻关,研制出尿收集与应急大便收集装置。多功能航天卫生复合材料不仅可以满足宇航员排尿、排便需要,做到快速吸收,保持内裤的表面干燥,还能抗菌除臭,吸收排泄物中的氨成分,确保宇航员皮肤不受感染,大脑不受有毒气体的刺激。

  目前,袁琴华团队正致力于开发老年人、病人及特种工种服务人群所需的系列产品,让高尖端的航天卫生材料飞入寻常百姓家。

  (记者 高靓 董少校 通讯员 向娟 邱登梅 刘思思)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