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6月26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参赛者在参加高职组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与快速成型比赛。新华社记者 张超群 摄

团结一心赢得比赛

  ■本报记者 张婷

  6月27日上午,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了“光伏发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赛项”的闭赛式。裁判长当场宣布,来自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团队获得该赛项的一等奖。听到这个好消息,该校指导教师陈芳芳和白俊、于友鹏、赵运策3名学生高兴地击掌相庆。选手白俊说:“是团队的合力赢得了比赛。”

  白俊是电气自动化专业二年级学生,他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能加入这支光荣的国赛队伍。在学校最初的招募选拔会中,他并没有被选上。之后,白俊一次又一次地向陈老师要求一个陪练的机会。陈老师开出条件,必须自己攻下西门子PLC程序。

  白俊横下一条心,花了7天时间,完成了对西门子PLC程序的理解和编译,由此得到了入队的机会。他这样评价自己的团队经历:“进入团队后的几个月,是我人生中最充实的时光,学到了比原来多几倍的知识。可以说,争取进入国赛团队是我做得最聪明的决定。”

  与白俊不同,于友鹏是天生的技术能手。他第一次装太阳能板的速度就远远超过了几名已经练了多日的同学。但陈老师发现,他的理论基础比较差,如果不把这个短板补起来,就难以达到国赛的要求。

  可倔强的于友鹏并不这么认为,他想放弃理论部分的分数,用速度分取得比赛的胜利。陈老师并未因为这个问题和于友鹏发生冲突,而是找来另两名选手,请他们想想办法,说服自己的队友。“团队比赛中,一支队伍的凝聚力与默契程度决定着他们的最终成绩。让他们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是锻炼这支队伍的好机会。”陈芳芳说。

  白俊与赵运策帮于友鹏算了一笔账:以去年国赛各队的分数为例,在操作分上,一二等奖获得者的分数只相差两三分,而每名队员的理论分数有10分左右。因此,操作技能是不可能弥补理论知识的。

  于友鹏被说服了,“大家撬开了我狭隘的脑袋”。从此,三个人总是有商有量,遇到问题时一起想办法、出主意,相互鼓励着攻克难题,最初互不了解的三个人现在变成了一支默契的团队。队友只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对方就能心领神会,递给你想要的钳子或是起子。

  “团结一心是我们赢得国赛的秘诀。今年的题目比我们想象中难了许多,但在赛场上我们并没有慌张,而是相互打气,共同完成了这次艰难的战役。”赵运策说。

从四十八小时到六小时

  ■本报记者 高毅哲

  6月27日上午10点半,飞机发动机拆装检测与维护赛项在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开赛。“尽管是非正式比赛项目,但能看出大家还是全情投入。都是男生,肯定想比个高低。”一旁观赛的老师悄声告诉记者。

  来自山东滨州职业学院的张跃、陈峥春和卢玉洲,是17支队伍中唯一非“科班”出身的。他们是机电专业的学生,6月初刚刚组队。6月10日到达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之后,他们才第一次接触到飞机发动机实物。

  凭着以前检修机电设备的经验,他们开始了训练。飞机发动机结构复杂,各种管线缠绕,卸起来容易,装起来难。第一次,他们花了半天时间把发动机全部拆卸,最后装起来却花了一天半,拆装总耗时达48个小时。张跃说:“这些零件的组装顺序大有讲究。有时候装了半天,才发现应该先装某个零件,只能再拆掉重装。”

  该赛项要求在6个小时内完成拆卸和组装,张跃他们的速度,“肯定会让人笑掉大牙”。没有捷径,只能加班加点训练,不断总结经验,组装到半夜成了家常便饭。经过十几天的训练,把发动机完全拆装了4次,他们终于接近了大赛的要求。

  除了练技能,他们还要练默契。临时组队的他们,张跃和陈峥春是同班同学,和卢玉洲之前并不相识。刚开始在一起训练时,三人几乎各干各的,不知道对方下一步要干什么。有时候一个人拿着的工具正好是别人急需的,对方却还在工具堆里来回找,耗时耗力。这些细节,都需要在训练中不断改进。

  比赛现场,三人分工有序,发动机的零部件一个个被拆下,三人不时交流,试图尽快找到故障所在。随着比赛的进行,难度也越来越大。拆叶片是道难关,叶片虽小,但数量却很多,仅外层就有64个,且每个叶片都由数个螺母固定。果然,在这一环节大家都出现了失误,螺母和扳手总是配不上对,赛场的一些工具他们之前甚至没有见过。“因为基础没打牢,事先也想过这块可能出问题。”张跃说。

  比赛结束,他们在6个小时里完成了80%的任务。“十几天的时间,从无到有,到现在这个水平,非常难得!”在二楼观赛的领队教师孟庆平对三人的表现非常满意,“尤其是队长张跃,认真心细,活干得漂亮,布线规矩不杂乱,给队伍带了个好头。”

训练中的师徒情

  ■本报记者 张东

  6月26日,中职组数字影音后期制作技术的比赛中,每个参赛选手都在安静地操作面前的电脑,用自己的创意和双手,丰富着简单凌乱的影音素材。来自宁波市余姚第四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潘泽文就是其中一位。

  他从容、镇定的比赛状态,来自于平日的勤奋与刻苦,来自于扎实的操作功底,更来自于指导教师谢添两年多时间的帮助和引导。

  两年前,经过学校从理论知识学习到实践操作能力的选拔,动手能力强、脑子灵活的潘泽文脱颖而出,正式成为谢添的学生。

  “比赛不同于平时学习,不仅考查理论知识,更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必须紧跟行业前沿,训练创意思维能力。”谢添说。

  为了让潘泽文更熟悉影视后期制作流程,更了解最前沿的制作技术和呈现方式,谢添带着潘泽文到宁波各影视公司参观,拜访专家,向他推荐优秀的影视作品,帮他开阔眼界。“培养目标是要达到精英人才的水准。”谢添说。

  每天早晨7点多钟,师徒二人就开始投入训练,有时中午也不休息,晚上一般会持续到很晚,双休日也还在训练。

  “训练比平时要付出多倍的努力,不下点苦工夫肯定不会有结果的。”谢添说。训练和比赛中总是会有各种状况出现,这时指导老师就需要及时帮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2012年,潘泽文代表学校参加宁波市的竞赛,拿到了一等奖,这让他信心大增。但在今年宁波市的比赛中,他却只得了第四名,二等奖。“这对他的自信心有一定的打击,曾一度想放弃。”谢添说,这个倔强的孩子居然说不想参加比赛了。“宁波市这么多选手,你能拿到名次就说明了你的能力。”作为指导老师,谢添不断地鼓励潘泽文,让他重拾信心,不抛弃、不放弃。

  两年多来,每当这个不善表达的学生钻进“死胡同”,谢添立即就能看出,并且对如何鼓励潘泽文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办法。

  “结果并不重要,在比赛中学到东西是最关键的。我们看重的是从准备到比赛的过程。”这次国赛,谢添没有向潘泽文提出与成绩有关的要求,只是让他自由发挥。

  “我们平时会跟他沟通,对于他的专业选择和从业选择会有一些建议。”谢添说,潘泽文今年参加了高考,考上了自己向往的大学,他会在影视制作方向继续奋斗。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