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事业进入新时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7-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新闻故事   

 均衡的教育不怕督导  

     ■本报记者 张以瑾    通讯员 闻晓明

    “北仑没有不能看的学校,也没有不耐看的学校!”初听此言,记者以为是宁波市北仑区教育局的词,后来才知道这背后有典故,生动地反映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给北仑带来的新变化。

    今年6月,北仑区作为浙江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迎来国家督导评估检查。国家督导组实地检查期间,两次撇开既定路线,突然查看没有排上行程表的农村学校。

    “哎呀,这不是推门听课吗?”一位北仑教育局领导后来告诉记者,刚开始还觉得有点惊险,后来发现这是一场惊喜,因为督导专家被这两所没有做任何迎检准备的农村学校吸引了。看到标准化的建筑和设备、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连声说:“没想到农村学校这么好。”

    农村学校也耐看,这是北仑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好注脚。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北仑区逐年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使得城乡学校硬件设施基本相当。同时,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倡导每所学校做到“可看、可听、可借鉴”。现在,全区33所义务段公办学校全部达到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基准标准;59.2%的优质普通高中保送生指标分配到各初中学校,65%的普通高中招生名额直接分配到各初中学校;100%义务段公办学校做到免试就近入学,近三年择校率均控制在2%以下。

    在督导检查组“路过”的蔚斗小学,校长严雪霞说:“谁来看,我们都是这样!学校不是办给人看的,而真正要让孩子们喜欢、老百姓满意。”这位喜欢带着学生在校园种植花草蔬菜的校长,不仅把一所农村小学办得风生水起,而且还接管了一所政府收购的民办外来工子女学校。

    近年来,北仑区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收购民办外来工子女学校,由公办学校举办教学点,让符合条件的外来工子女免费享受优质教育。目前,公办中小学接纳符合条件的外来工子女比例达到85.1%。

    “自从政府接管我们学校后,教师的办公条件,学生的就学条件都改善了,食堂的伙食好了,我们的待遇也提高了,感觉真的很幸福!”蔚斗小学接管的公园路教学点老师田甜说。

    现在,北仑区已经初步实现“没有一所薄弱学校、没有一门被轻视的课程、没有一个被遗弃的学生、没有一个教育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最新调查显示,86.79%的当地受访者对教育均衡发展表示满意。北仑也因此毫无悬念地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认定。

    在实现基本均衡的基础上,北仑区正在为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均衡而努力。北仑区教育局局长胡小伟说:“接下来要做好三件事:一是教育管理机制创新,二是育人方式转变,三是校本课程开发。”

     ■专家点评  

均衡发展两手抓、两手硬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袁振国

    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基本教育政策。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教育公平的重点就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宁波市北仑区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方面逐渐探索出了一条成功道路,特别是坚持硬件软件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大力促进教育内涵发展,这些做法令人鼓舞,值得深思。

    教育规划纲要实施3年来,北仑区坚定不移地贯彻“城乡教育齐头并进,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学校之间特色错位”的基本原则,继续大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三年来,经过不懈努力,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北仑模式”呈现出新的亮点。

    一是办好每一所学校。借助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力,加强教育基础建设和经费投入,进一步从教育硬件配备的外延转到教育软件建设的内涵上来,通过制度设计,促进整体提升,亮出各校特色,办好每一所学校,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二是开好每一门课程。本着“一切从学生出发”的目标,全区各校致力于研究课程的校本化建设,有机整合课程资源与学校教育活动。同时,校本课程的个性化开发,进一步凸现了学校的特色。

    三是造就每一个学生。北仑区从学生实际出发,积极营造校园文化,实施分层教学和多元评价机制,从内在层面上促使所有学生在多样化的教育环境中个性成长,实现均衡教育的核心理念。

    四是成就每一位教师。通过制定专业成长规划和提供菜单式培训,全区每年实施两轮“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行动”,全面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同时,促进教师在城乡中小学校的合理流动。

    ■政策背景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实施,首次明确提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

    2011年3月以来,教育部分别与31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各地确定了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中央与地方协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机制基本形成。

    2012年5月,教育部出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更加清晰的衡量标准和评价办法,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的放矢,有尺可量”。

    2012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13年5月,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工作启动,此举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事业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开始新的征程,面临新的目标任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雨趣     下一篇:领导垂范 注重实效 把握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