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塑品牌 文化铸名校 ——江苏省灌云县第一中学内涵发展纪实 □ 海 霞 潘加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1-11-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初到江苏省灌云县第一中学,就被这里培养的人才所吸引。他们当中有蜚声海外的著名画家,有身残志坚的电脑程序专家,有全国著名硬笔书法家,也有翱翔于祖国蓝天的飞行员……

  灌云一中创建于1952年,是江苏省重点中学和省三星级高中,2011年更名为灌云县第一中学。学校获得全国中小学公民道德建设成果展览集体二等奖,第六届中国青少年艺术节江苏总评选“优秀组织单位”,江苏省现代技术教育实验学校等多项称号。

  以特色教育为抓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近年来,该校坚持“特色塑品牌,文化铸名校”的治校方略,形成了艺术、体育、招飞、校本课程开发等品牌特色。

  ——艺术教育独树一帜。灌云一中艺术教育的气息十分浓郁。学校每年都有一大批艺术考生考取高等艺术院校,学生参加美术、音乐竞赛获市级以上奖励达140人次。学校还通过“一年培养兴趣,二年打好基础,三年冲刺本科”,以及“文化和专业并重,小班教学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了“让更多的后进生也能跨入高等学府门槛”的目标。

  ——体育教育成绩显著。作为市体育传统学校,学生篮球队3次获得县比赛冠军,田径队在市、县比赛中有4次获团体总分奖,学校先后获省“冬季三项”百日锻炼活动先进学校、省“冬季三项活动先进单位”、“第五届中学生健美操高中组团体总分三等奖”、市“中学生篮球赛第二名”等佳绩,学生王卫在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先后打破男子1500米、5000米两项全市纪录。

  ——课程开发特色鲜明。近年来,灌云一中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规划》,提出了逐步完善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策略。目前,该校开发的《伊尹伊山伊文化》、《司马龙苴与龙苴古城》、《摩崖石刻与石棺墓》等17门具有地方文化和一中特色的校本教材计,进入精品课程行列,深受学生的欢迎。

  以文化建设为引领,提升学校发展内涵

  走进灌云一中,这里环境幽雅、学风浓厚、生机盎然。学校在校长张继扶的带领下,全面提升学校发展内涵,形成了“诚于心、立于信”的核心理念。

  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巧搭“戏台”,让教师竞相“献艺”,“三课五评”应运而生。“三课”即:市县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开设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五评”是开展“优秀备课组长”、“优秀教研组长”、“优秀班主任”、“优秀青年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评比,有力地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形成了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先后有9名老师分获一、二等奖,成为全县新课改的典型集体。

  学校“以科研促教学、以管理促质量”。“十一五”期间,该校承担的教科研课题有国家级2项,省级规划课题2项,市级规划课题4项。2010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教科研优秀实验学校”、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重点课题《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实验基地学校。

  以感恩教育为突破口,不断创新德育工作

  近年来,该校为创新德育工作,提出了“我的班级我作主”、“我的校园我的家”等口号,通过每周一评、每月一结、每学期评选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人,形成竞争机制。还开展“文明班级”评比、“文明标兵”、“校园十大孝子评比”、“校园十佳歌手”评比,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学校拓展感恩教育内涵,编印《感恩日记》,开展“感恩教育”国家级课题研究等系列活动,激发了学生道德情感

  近年来,学校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宗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向汶川、玉树地震灾区捐款活动、庆祝建党90周年唱红歌比赛活动,为提升同学们的道德境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多年来,灌云一中特色品牌的塑造,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被评为市教学质量优秀奖、市教学质量特色奖、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成为南京工业大学、中国民航大学等高校优秀生源基地,每年都有100多名应届高三毕业生考取本科院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