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直”招考风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1-1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9月21日,本报刊发了《如此“拆东墙补西墙”之举当禁》一文,读者纷纷参与讨论,各抒己见,本期特摘编部分反馈文章,欢迎大家继续参与《网眼》栏目的读报讨论。

  这样的招考之举当赞  □ 谢名学

  看了《如此“拆东墙补西墙”之举当禁》一文,感觉不能认同。作者只看到县直招考的弊端,却视而不见招考的好处。我认为,这种招考好处多。首先,端正了党风政风,让人民包括教师相信党与政府能公开办事,公平办事。当前,毋庸讳言,各地各部门在进人、评优、提拔等方面,还是有不少暗箱操作,基层教师对此深恶痛绝,却又无可奈何。在这种形势下,该县教育局能够把进城的名额拿出来,公开招考,实在难能可贵。其次,也是最重要的,这个举措让农村青年教师看到了希望,也促进了农村教学水平的提高。如果进城不是凭考试,而是靠关系,那么很多青年教师会觉得没奔头,就会混日子,他们会觉得反正也是一辈子在农村教书,钻不钻研教学都无所谓了。现在进城可以考了,要凭真才实学了。他们就会积极行动起来,认真学习,刻苦钻研。这样,即使没有考上,留下的教师也能提高教学水平,带动一种积极向学的好风气。当然,这样会选走几个好教师,但同时也会让更多的教师通过学习而成长、进步。城里其实只搬走一棵树,却让农村长出了一片森林。

  所以,我说,县直招考这一举措真好,当赞!

  教师有追求舞台的权利  □ 江锦灵

  我读了《如此“拆东墙补西墙”之举当禁》一文,颇有异议。“禁”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也禁不住,当以疏导心态与完善机制为要。不能因为顾全农村教育,就牺牲部分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要想办好农村教育,不能简单地只是禁掉一些“上调”的考试,那样对骨干教师也不公平,关键在于教育体制的改革与教育环境的改良。就目前的教育现状,我认为,要实行公平的考试制度,选拔优秀的教师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我也是通过全县公开选拔考试而调入县城小学的教师,这无可厚非,关键是这种选拔制度要秉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要完善考试机制。只有如此,才能激励广大教师努力做好自己的业务,并不断给自己“充电”。

  以我们县的农村教育为例,也不乏青年教师,但是他们无心教育工作,痴迷于“麻将事业”。想进城的也都是青年教师,也会通过种种关系等手段“上调”,不会因为“不考”就会杜绝进城的势头。同样,如果每隔数年会有这样一次公平“晋升”的考试,应该能激起一大批教师的积极性,想争取机会就要促进自我的学习与成长。

  当然,既有考试“上调”,也该有考核“下放”,所谓有奖亦有罚。只有这样,才能既让城市的教师有危机感,也让乡村教师的内心有平衡感。

  选优入县直削弱补强未必强  □ 娄向南

  为满足县直学校发展、扩张的需求,大约从2001年开始,我县教育局几乎每年都统一在全县教师中招考县直学校教师,本意是想把教育做大做强。但奇怪的是,县直学校越发展、扩张,老百姓对它的需求量越大,以至于每年秋季开学总有不少报不上名的学生家长围在教育局里不走,今年更甚,拦了国道,堵了车流,令县领导都头疼不已。为何?

  原因其实很简单。乡镇和农村学校原本在校舍建设、教育教学设备和师资上都落后于县直学校,再加上这些年从农村学校选拔到县直学校的教师几乎都是40岁以下、年富力强的骨干。如此“削弱补强”的结果,自然是弱校更弱,边远学校就更不待言,严重“贫血”。我们县的农民虽不富裕,但懂得子女读书的重要性,所谓“地瘠种松柏,家贫子读书”,读书几乎就是他们改变自身命运、实现向上流动的唯一通道。由于担心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更怕耽误了学习好、有希望的孩子的前程,只好千方百计让孩子挤进县直学校。于是,便有了本文开头所说的现象。

  所以,用“削弱补强”的方法,无论县直学校怎么做大,都满足不了百姓的需求。“做大”,相对总大不了。至于“做强”,更是遥遥无期。

  首先,农村许多学生都往县直学校挤,导致县直学校人满为患,强不了。其次,多年来,由于农村学校的骨干教师和学习好的学生大量流失,导致了农村学校越来越弱。再其次,又由于多年来的招考,把农村学校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招走了,没能考上的青年教师也有些“师心”不稳。这就势必使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出现严重的疏漏缺失。农村学校更弱了。

  总之,这种削弱农村教育,补强县城教育的结果是弱校更弱,强校未必强。此举当禁!

  怎能如此“淘金”  □ 殷宪伟

  看到了关于县直或市直学校从农村学校招录优秀教师的文章,心里很有感触。前几年我市也曾经招录过两次,但近几年没再进行。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是这一举措的受益者(妻子在我市第一次招录时,考上了市直学校进了城),但对于市直学校从农村学校“淘金”的做法仍不敢苟同。

  从农村学校招录优秀教师,表面上看,既能解决市直学校生源增多带来的师资缺乏的现实困难,又能激发农村学校教师努力工作的热情。但实际不然,它带来的负面效应非常大,决不可忽视。报考市直的条件是:是市级教学能手或市级优质课一等奖。一些教师为了取得入门资格,不把心思用在教学上,一心只在争优上。各施其道,各尽其法,甚至拉关系、找门子,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使评优“走形”,使同事关系“变味”,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这与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初衷相违背。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