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教师刘启平:大山的儿子出山喽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9-08-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柳枝儿你莫再把莫再把衣牵,藤儿你莫再把莫再把脚缠……大山的儿子出山喽,闯世界去追波逐浪,闯九州去创造辉煌……”

    歌声时而悠扬婉转,时而高亢激昂,回荡在山谷峰巅。歌者是重庆市特级教师、渝北区教师进修学校音乐教研员刘启平,串串音符就是串串脚印,一路诉说着成长的乐章。

    山城重庆,阴雨连绵多,阳光灿烂少。偏偏天公作美,采访刘启平的清晨,阳光一点都不吝啬。刘启平温和、沉稳,普通话带着山城味儿。因为谈音乐,言谈间自然有歌唱,50岁的人,唱起儿歌来立刻青春焕发,声音活泼跳跃、清脆,双手不由得打着节拍,眼睛一下子亮起来。话题伴着时钟的嘀嗒声,一个喜欢音乐的山里娃的成长历程徐徐展开。

    大山深处的自我修行

    重庆渝北,是刘启平的故乡,这里民风淳朴,是民歌的摇篮。刘启平从小热爱音乐,而且颇有音乐天赋。看到村里人吹笛子,他也找出自家的笛子吹,不用教居然可以吹出曲调来。从此,一支笛子成为刘启平童年的玩伴。小学一年级时,刘启平遇到了陈纪伍老师,陈老师的二胡拉得如泣如诉、感人至深,每个音符都打到了刘启平幼小的心坎儿上,给了他最初的音乐启蒙。初中毕业,刘启平考上了江北师范学校,专门学习音乐。在那里,如鱼得水的他更加痴迷音乐,仿佛着了魔。

    1988年,刘启平毕业分配到重庆市渝北区舒家中心校,这里地处大山深处,交通不便。这样的环境,或许会埋没许多音乐的火种,可是刘启平却手持微光在这里奋斗起步。

    “那是我最孤独、最无助的时候。”追忆起往事,刘启平好像回到了30多年前。对于刘启平来说,条件艰苦并不是他所面临的困难,“音乐怎么做,怎么教孩子识谱,怎么让孩子爱上音乐”才是最重要的。他不断尝试多样化视唱教学,开始因地制宜钻研音乐教学法。

    那时,现有的教材仅有歌曲,没有乐理知识,没有识谱方法,更没有如何欣赏的指导。刘启平想,学习音乐不能仅是学唱,还要学习识谱技能,懂得欣赏音乐的美,这是学科的基础。因此,他编写了音乐校本教材《儿童简谱视唱教程》,说是教材其实就是收集的歌谱、简单的乐理知识、唱谱方法等。但在当时来讲,已属难得。

    夜深人静时,刘启平把自己的教学心得写成《我的多样化视唱教学》一文,投到区里评奖,获得三等奖。音乐教研员段成艺看到这篇文章非常高兴,她仿佛看见在偏远的农村,有一个音乐教师正在思考如何自我成长。由此,段成艺开始关注刘启平,尽可能给他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

    越是这样,刘启平越发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知识储备不足。他抓住机会报考西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成人函授学习班,边工作边进修,经过6年酷暑寒冬,获得了音乐学本科学历。这期间,刘启平辗转于天堡寨教学点、龙兴镇中心校等地,但不管走到哪里,他执着于音乐教育的情怀始终如一。2001年,刘启平调到渝北区回兴镇中心校。此时的他,想让农村孩子像城里孩子一样,接受正规的、高质量的音乐教育

    那时,回兴镇中心校只有一台破旧的四组键盘脚踏风琴,但刘启平总是想方设法上好每一节课。“我会吹笛子、拉二胡、弹吉他,虽说演奏水平不高,但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这些乐器是稀罕之物,他们喜欢得不得了。”刘启平在学生眼里简直是无所不能,能与刘老师说上一句话都成了光荣的事。

    学生崇拜刘启平,刘启平更喜欢学生。为了满足学生对音乐的渴望,他除了教常规的音乐课外,还利用业余时间组建乐队,带领学生参加全镇文艺演出,让学生更喜欢音乐课了。

    在农村学校的13年,刘启平坚持教学实践与总结研究并重的理念,他撰写的论文《器乐教学的目标和方法研究》获得全区优秀科研论文二等奖。更让刘启平引以为豪的是,有4名学生因为受到他的影响,走上音乐教师的岗位,学生谭火木2004年代表重庆市参加在昆明举办的“第四届全国中小学音乐优质课”现场决赛获得中学组二等奖。

    作为一名农村音乐教师,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刘启平感受到了无比的幸福,更在探索中感受到了一种责任。

    科研是成长的快车道

    成长的环境首先需要自己创造,只要足够努力,生活不会吝啬为你投下一束光。2003年,渝北区公招音乐教研员。经过备课、说课、基本功展示、答辩之后,刘启平从4名竞选者中脱颖而出,成了渝北区音乐教研员。

    从教师到教研员,角色变了,责任重了,社会价值更大了。刘启平的工作重点从教学生转移到对音乐教师的业务指导、教研培训与服务管理,从一线教育教学转移到科研和学科建设,从自我成长到带领一个团队共同发展,这个跨越很大。

    “如何从工作中找到一个切入点,引领全区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这是刘启平上任后思考的核心问题。“音乐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什么是音乐教育?是不是教会学生唱歌就是合格的音乐教师了?”刘启平沉浸在追问里:“音乐教育不只是带给孩子美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让孩子学会聆听、学会质疑、学会探究、学会表达、学会创造,从而获得自信、乐观、向上,以及自律、谦恭、友爱的德行品质,这才是真正的音乐教育。”

    在刘启平看来,音乐艺术是通过听觉体验让孩子认识世界的一种途径。音乐课并非是可有可无的“休闲课”,音乐与其他学科一样能够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记忆力、意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等学习能力。比如学习“调皮的小闹钟”一课, 让学生仔细听,说出小闹钟是什么时候调皮的、怎么调皮的,以问题导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专注力。音乐学科的价值不仅是唱歌,更有其内在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对本学科教育旨归的清晰定位,教研员首先要明确的就是这一点。

    确定了方向,选择方法同样重要。赛课、活动、外出培训都是教师成长的路径,但刘启平自己的经历告诉他,研究才是成长的捷径。带着问题去工作,带着思考研究课、研究学生。从问题入手,形成专题,做成课题,形成人人搞科研的环境,是他努力的方向。

    因此,以地方音乐资源为依托,研发校本课程成了刘启平带领音乐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抓手。刘启平的校本课程研究以学校办学宗旨为指导,以地方音乐资源优势为依托,为学校的艺术特色服务。

    在刘启平的带领下,各校结合实际深入挖掘地方音乐文化内涵和地方音乐元素,整合地方音乐资源,传承地方音乐文化遗产。如渝北区《华蓥高腔》《小河锣鼓》《石工号子》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地方及校本艺术课程,更是当地学生的“第二课堂”。以《小河锣鼓》为例,刘启平首先指导学校成立《小河锣鼓》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指导小组和教师小组,各司其职,制订开发方案,编写《小河锣鼓基础教程》,为学生提供学习教材,对教师进行音乐课程理论培训和专业音乐知识培训。

    在这一过程中,刘启平带领渝北区音乐教师积极探寻音乐课程开发的途径和办法,踏上了音乐课程校本化之路。

    建立音乐学科评测监控体系

    教研员不仅要关注一线教师队伍的建设,而且要在学科价值的发展上进行探索研究。音乐课程作为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其评价监测尚在起步阶段。现有的、传统的音乐课程评价在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目标的准确性、评价方式的灵活性、评价结果的合理性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和局限,很难发挥评价的激励、促进作用。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评测监控体系,是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及被评价教师都很关注的问题。

    2014年,渝北区教委批准成立刘启平中小学音乐名师工作室,工作室共有11名成员。有了更加专业的团队,刘启平一头扎进音乐课程评价监测的研究中。他带领工作室成员历时3年,完成了《音乐课程评价监测的案例与方法》课题,从学校课程管理、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学业发展等方面重建多维立体、功能完备的“123”(do、re、mi)评价监测体系,从突破评价主体的单一性、评价内容的片面性、评价形式的机械性、评价标准的盲目性等理念视角中发掘测评的深度,从监管机制、目标系统、监测工具、结果运用等实际操作中提升执行的效度,从根本上改变艺术学科的薄弱化、边缘化现状。

    音乐课程的评价监测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必须深入具体的教育教学之中,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以学生学业发展评价为例,以往音乐教师评价学生只看歌唱得怎么样,关注的是成绩,少有关注学生本身的发展。此评价监测课题在评价学生的歌曲演唱时,除关注正确的演唱姿势、音准、节奏、旋律、自信有感情等学科硬性指标,也非常重视评价方式的灵活性和差异性,摒弃了“一把尺子量到底”的传统评价标准。评价时把更多眼光投放在学生个人发展上,只要在不断进步就给予优秀的评价,而不拘泥于硬性指标。

    刘启平讲了一个发生在小学五年级学生身上的故事。谢老师是一位有20年教龄的专职音乐教师,期末测查时,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状况,谢老师选择以独唱方式进行考核。当考核至小斌时,小斌一刹那脸红了,低着头无论如何不开口。

    谢老师没有再继续考试,而是给了小斌一个温暖的拥抱。课后,谢老师了解到小斌5年来一直惧怕独唱考试,他对自己的声音充满排斥……下一节音乐课开始时,小斌没有像其他学生一样独立演唱,而是与谢老师手牵手一起共同演唱。演唱结束后,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时的小斌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在小学阶段余下的时间里,小斌没有再让老师陪唱,他用自信的声音获得了两次期末考核的优秀。“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获得更高更远的发展”,在这个故事里,不仅小斌获得了成长,谢老师也对课程评价监测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与理解。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