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摆脱游离 □ 徐瑞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课堂学生游离主要是指游离教学情景,脱离教学进程,疏离师生互动关系,远离师生情感交流,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课堂学生游离就其类型而言,主要表现为:人不在课堂;人在课堂心不在课堂;人心俱在但是思维没有深度参与,情感没有深度投入,意志没有深度持续。就具体行为而言:一是学习动力不足,课堂观念淡化。如无故旷课,迟到早退,课堂上睡觉。二是学习习惯不佳,精力不集中。如看课外书,玩手机,听音乐,做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或无所事事,神情呆滞。三是思维惰性明显,不愿用心思考。即使能够随着教学进程去学习,但是主动探究的意愿不强。四是责任意识淡薄,逆反意识明显。有意识地逃避,甚至与老师作对……

  究其原因,应试教育的教学观念和由此生成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应对考试的课堂,容易引发学生分化。对于学困生来说,课堂会变得没有情趣和尊严,有的只是恐惧和厌倦。他们既没有兴趣,又失去了信心,逐渐被边缘化,产生游离就变得自然而然了。另外,教学状态欠佳,行为偏差,课堂活动设计粗糙,也是课堂学生游离的主要因素之一。

  解决课堂学生游离问题,教师要敢于做主观归因,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对学生人生负责的理念,密切关注学生课堂回应状态,切实培养学生回应的态度、意识、习惯和能力,构建积极的师生课堂回应关系。没有积极回应,就容易产生游离。教师还要加强教学设计,精心预设学生活动,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基础和需求,才能预设好适合的活动。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的特点和知识能力的基础,预设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活动方式和程序,这是避免游离的关键所在。教材是组织学生活动的最重要的依据,合理选择教材内容,开发和重组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预设学生活动的重中之重。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学习目标,才能保证学生活动的有效性。脱离教材,盲目依赖各种复习资料,预设就偏离根本,学生就无所适从,游离也就自然出现了。

  让学生摆脱游离困扰,需要转变评价观念,实施多元评价,让更多的学生活得有尊严,有价值。一、从起点看进步,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学生,把评价定位在发现和激励学生的进步上,不再苛求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二、把视角转向学困生,学困生的存在是一个客观的现实。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看到他们的进步,是教育的责任,也是教育的幸福。教师的关爱是后进生转化的前提。教师要适当降低要求,为后进生的发展拓展空间。三、挖掘潜能,每个人都有发展潜能,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发展性评价的基本要求。四、多元评价,改变传统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将学生的自评、互评以及教师的评价合理地结合起来,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摒弃仅凭单一的学科成绩评价学生的做法,关注学生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学习品质的评价,引导学生形成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进步的能力。尊重学生,以生为本,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坚持动态评价,把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动态的评价坐标中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总之,关注全体学生的课堂生命状态,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克服课堂学生游离现象,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应该成为考量教师工作态度、师德修养和专业水平的重要因素。

  (作者单位系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图片新闻     下一篇:开学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