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保障学生上下学“一路畅通”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2-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魏海政

    “以前放学时,接孩子的私家车堵在校门口,疏散交通拥堵需要四五十分钟时间,自从开展‘爱拼畅行’活动以来,只需要10分钟就能畅通无阻。”近日,山东省滨州市授田英才学园家长委员会主任王元高兴地告诉记者。

    城区学校门口接送学生时段交通拥堵、安全隐患大已成通病。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滨州授田英才学园和家长委员会、交警部门多次调查研究,最后联合制定了“爱拼畅行”活动方案。

    该方案在理念上积极倡导低碳出行,鼓励家长拼车接送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由交警部门和家委会在校门附近安排接送学生的地段,将停车区域划分为A、B、C三个区位,A区停放接送3名学生的车,B区停放接送2名学生的车,C区停放接送1名学生的车。接3名学生的车离校门口最近,接1名学生的车离校门口最远,由家委会志愿者值班监督。

    “活动启动后,接送学生的车辆减少了一半左右。”王元说。目前,“爱拼畅行”活动模式已在滨州全市私家车接送学生较多的学校推广。

    除了探索解决私家车接送学生的交通拥堵问题,已实现校车服务城乡全覆盖的滨州,如何保障校车安全运行,成为保障学生交通安全的重头戏。自2010年以来,滨州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创新“政府主导、政策扶持、财政补贴、多元运行”的平安校车运营管理模式。目前,全市已投入1.7亿元,运行校车总数737辆,服务学生3.6万余人。

    为保障校车正常运行,2010年9月,无棣县政企合营,由县政府与民营企业——永生公司合作成立了山东省首家校通公交服务有限公司,由永生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购置标准校车119辆。县政府给予校车公司减免或缓缴车辆购置税、上牌费等优惠,团购车辆保险,并对乘车学生实行财政补贴,学生140元/月的乘车费,由县财政每人补贴70元。

    从2012年秋季起,邹平县成立学生交通服务管理公司,由县财政每年拨款2000多万元,代替学生出资购买校车服务,在全省率先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车全免费,并给予校车优先通行权。

    此外,在滨州市城区,依托市公交公司组建了专门的校车公司,由市、区财政按每生每月90元的标准给予专项补贴,学生享受到了公交票价的校车服务。

    “虽然校车已实现了城乡全覆盖,但保障安全运行还是要靠机制创新。”滨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成延华说。为此,滨州市率先出台实施了平安校车安全管理办法,强化校车运营监管。滨州市教育局安全教育科朱雷告诉记者,校车管理实行“定线、定车、定人、定座、定点停放”的“五定”制度,学生乘车实行“行车路段分工负责制”,学生从家到乘车点由家长负责,从乘车点到校门口由驾驶员和随车照管员负责,从学校到校门口乘车点由学校负责,责任明确,且实现了全程无缝衔接。

    此外,滨州结合校园监控“天网工程”,协调市、县相关部门建立县域电子监控中心,无棣县、滨州经济开发区等县区已建成全县电子监控中心,形成了“教育局有监控平台、学校有值班室、警卫室有监控人”的三级联动监控体系,构建起了全方位、无缝隙、责任可追溯的校车安全运行管理体系。

    “确保师生安全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成延华说,“我们将继续大力推进平安校车、校舍安全、放心食堂、心理护航、校园天网‘五大工程’,标本兼治构建校车、校园安全保障体系,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创造平安和谐的良好环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