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适合孩子的方式去传递爱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2-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侯天虹

    曾经在春节联欢会上有一首儿歌红透了大江南北,也曾经让无数孩子不厌其烦地反复吟唱,那就是《爱我你就亲亲我》。这首歌不仅节奏明快,使人朗朗上口,而且其歌词的内容真正道出了孩子们内心的呼声。在爸爸妈妈的眼里,爱就是无私付出,默默无闻,不求回报;爱就是要让孩子无条件地去接受这种付出。可是,在孩子眼里呢,这是爱吗?更确切地说,是他们真正需要的爱吗?

    我的女儿现在5岁半,自从过了5岁之后,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语言表达能力迅速提高,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且在争辩过程中能够给自己寻找有力的证据。对穿衣服也有了自己的主见和看法,每天在去幼儿园之前要求自己选择和搭配要穿的衣服。但是,她的选择和天气的变化往往不能相符,而这个时候就是我们意见分歧和产生矛盾的时候。许多时候,孩子是按照我的要求去穿衣服了,但实际上是我利用妈妈的权利去要求和强迫孩子的。有一天,孩子的一句话突然让我有所感悟。孩子说:“妈妈,我自己知道冷热,我已经长大了。”孩子的一句话似乎一下子让我明白了什么。作为父母,我们在用尽全力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保护孩子。殊不知,有时候这种爱也许就是一种一厢情愿。

    孩子所需要的真正的爱应该是一种对孩子的尊重,对孩子的一种信任,对孩子的一种倾听。《小马过河》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放手让孩子去大胆尝试。这也提醒我,对孩子的爱就是该放手时就要放手。比如,天气不好的时候,女儿非要穿裙子,可以给她充分的建议,告诉她如果穿裙子,有可能会感冒,如果她执意要穿,就随她去,如果生病了,再让她自己好好去反思,也许那个时候她才会真正明白,当时妈妈说的话是为她好,才能真正明白父母的爱。在孩子的眼里,爱到底是什么?在她幼稚的心灵中,也许父母的爱就是自己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但是,在父母看来,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实际上是对孩子的放任。那么,要想达到父母和孩子双赢的真正的爱,就要发挥父母的智慧和才能,把对孩子的爱转化为孩子想做的事,而且让孩子在自己做的过程中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真正理解父母的爱。也许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回答“爱在孩子的眼里到底是什么”。

    倾听,理解,尊重,也许这些才能体现出父母对孩子的爱。作为父母,我们不仅仅是孩子的孕育者,也是孩子的教育者,更是孩子一生的朋友。天下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但表达的方式却有很多种。用最适合孩子的方式去传递自己的爱,这种爱才能被理解,被尊重,被珍惜,被怀念。这种爱才能走得更久远。(作者系山西省晋中市第二幼儿园家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