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之躯迸发出执着与智慧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1-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程墨 实习生 杨保华 通讯员 胡胜林

    他爱生如命,9年来坚持家访,已经记不清楚帮助了多少学生;他身残志坚,顶着疾病的折磨,学会自理、写字,初中毕业后又自学高中和大学的多门课程;短短数年间发表各类教学论文、授课心得、文学作品800余篇,提出和推广了数种教学方法……在大别山深处,30岁的湖北省蕲春县乌沙畈小学教师毕传高,用青春和理想浇灌着一朵朵未来之花。

    “我有一个梦想”

    沿着蕲春县城往东百余公里,再折而向北行驶近80公里山路,记者来到了该县最偏远的乌沙畈村。这里贫困闭塞,交通不便,四面是光秃秃的石头山,飞鸟难见。毕传高和他坚守的学校就位于这里。

    2004年秋,乌沙畈小学教师紧缺,年仅21岁的毕传高被聘为代课教师。走上三尺讲台,与毕传高的经历和梦想不无关系。

    半岁时,一场高烧让毕传高患上小儿麻痹症,从此落下终身残疾。幼年时,毕传高练习走路,右腿两次摔成骨折,手术后留下严重后遗症,造成左腿长、右腿短,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读完小学后,3年初中全靠父亲背着上下学,并“陪读”。

    在父亲的指导下,毕传高自学了从高中至大学的语文相关课程,攻读教育学、心理学及小学语文教学法,最终拿到了武穴师专函授班毕业证书。

    种种遭遇和父亲的“陪读”之举,让毕传高深切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更让他学会了感恩和坚强。他暗暗立下誓言,要像父亲一样做求学者的人梯! 

    “推己及人,在这大山沟里成长,我知道他们缺少什么,需要什么。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帮助山里的孩子走出去。”毕传高说。

    “跛脚”人生也精彩

    走路成了毕传高的一大难题。家到学校不过几百米,走过去他还要中间休息;从走廊到教室前排约4米的距离,他要扶着墙壁前行,按住桌面才能顺利坐到椅子上。

    这样的一位跛脚老师能教好学生吗?面对部分家长的质疑,毕传高用行动证明:他的教学不“跛脚”,残缺的人生也精彩。

    2004年全镇文化课统考,毕传高所带班级实现“开门红”,他教的语文、数学两科均进入全镇前5名。初露锋芒,毕传高已表现出他在教学方面的才能。

    在语文教学中,毕传高以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为手段,创造性地提出和实施“三多三少赏识教育法”、“四点式语文教学法”、“快乐作文四步曲”。他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优势,引导学生寻找课文重点自学,学生在台上讲,毕传高就坐在下面记录“上课”经过。近7年,他带的班级每次考试及格率都是100%,高分率均在90%以上。他利用“快乐作文四步曲”教导学生写出来的作品,有104篇公开发表,学生中36人次在国家和省、市、县作文竞赛中获奖。

    乌沙畈小学有4个年级,共5名教师,实行包班制。毕传高承担着二年级除英语以外的所有教学。白天,他蹲班上课;夜晚,一本好书、一杯清茶陪他加班6小时。深厚的理论储备加上笔耕不辍,毕传高在全国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文章80余万字,包括教学论文、授课心得和文学作品800多篇。2010年,他被吸纳为湖北省教育学会会员,同年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标兵”。

    艰难坚持9年家访

    乌沙畈村村民的记忆里,有这样一幅画面印象深刻:崎岖的山路上,一位青年一步一拐地行走着,不时地张望……

    这是毕传高行走在家访的途中。9年来,乌沙畈村15个小组、方圆十几公里,他全部走了个遍。山高路险,毕传高拖着残疾之躯坚持家访。

    每个学生有什么“短板”,都装在毕传高的心里。多年来,他家访200多名学生近500次,拽回来“三困生”20余人。即使到了中学,他也会取得班主任的联系方式,不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动态。

    家访过程中,当看到一些家庭挣扎在贫困线上,毕传高便忍不住掏出钱来。离校最远的学生胡致明、胡香格兄妹都是他的学生,父母久病,家里的几间屋子都快塌了。毕传高第一次家访时,就将身上仅有的150元钱全部给了兄妹俩。胡微微、査金顺两个学生3年的住宿费也是毕传高交的。据不完全统计,毕传高共向困难学生家庭捐款3000余元,而他的月工资几年前还只有150元,2012年才涨到550元。

    生在大山,长在大山,毕传高清楚山里孩子需要什么。他为之着急,并付诸行动。2011年11月,毕传高在网上发出倡议,向社会募集图书,筹建“大别山希望书屋”,13个省市响应,一个月之内收到全国各地捐赠的图书4000多册,学习用品800多件。2013年12月7日,武汉4所高校的志愿者和爱心企业捐赠1万元助学金、2台电脑以及5000余件衣物和学习用品。

    “学校现在看得见的一些图书、玩具、器材,主要是毕老师通过各种方式争取来的或者买来的。”校长査茂和说,毕传高尽自己所能散发着微弱的烛光,照亮了山区教育的天空。乌沙畈村党支部书记田定发说:“毕传高用残疾的身体撑起了山区教育的一片天,有他在,希望就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信息集锦     下一篇:立德树人须着力改进美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