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学生的安全堡垒这样建成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3-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特约通讯员 徐靖

    食物中毒、校园失火、暑期溺水……这些频频发生在校园的安全问题,一再触及着家长和师生的神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亳州市教育系统始终紧绷安全弦,强化安全教育管理、建立并完善安全预警机制,全力为学生筑起一座幸福“城堡”。

    安全预警全覆盖

    “亳州一中的安全教育做得真是不错!放假了也不忘学生的校外安全。”1月24日,拿到《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学生家长王女士仔细阅读起来,交通安全、消防警戒、煤气隐患,各种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均有涉及,她不禁感慨道。

    每天利用大课间学生下楼跑操的间隙,模拟消防逃生演练;每周定期开设安全教育课,安全专家进校辅导;班会和广播例会,安全强调必不可少;严格请假制和出入登记制;定期排查校园安全隐患,强化学生食宿管理……这一项项细致严明的管理,使亳州一中校园变得更加和谐、文明。

    因为老师对安全抓得紧、管得严,避免了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副校长佟广富至今还记得被老师一个电话挽救的两条生命。那是一个早晨,一位学生无故缺席早读,老师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家长。家长从农村跑到孩子和姥姥租住的地方,撞开门,发现二人因煤气中毒晕倒在地。所幸发现得早,并未酿成大祸。

    “从规范做起,将安全牢记心里”,在利辛县大李集学区马寨小学和永兴学区解集小学,各种安全标语、漫画提示,无处不在。安全问题已经被列为各校管理的中心工作,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将安全之绳时刻绷紧,努力为广大学生筑起一座幸福“城堡”。

    心理疏导方法多

    随着留守儿童群体的增多,以及学生心理压力的增大,由心理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日益增多。学校教育也开始从单纯的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愈发重要,心理咨询室的建立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个校园。

    一般人对心理咨询室功能的理解,基本都停留在简单的聊天、排解,去亳州一中心理辅导中心走一趟,你会发现自己的认识有多狭隘。用一个词形容,就是“开眼了”。

    “愤怒有理,发泄无罪”、“使劲,把郁闷打出来,把压力打出来”。记者首先进入的是实验楼二楼心理辅导中心的心理宣泄室,两个大个的不倒翁出现在眼前,墙壁上是各种宣泄语,角落里还放有各种面具、气囊等物品。如果学生心里有什么无法表达的压力或愤怒,随时可以走进宣泄室,对着不倒翁拳打脚踢,发出怒气,平和心态。

    在小型固体辅导室里,有一个沙盘摆放在中间,周围橱柜里,摆放着各种不同造型的模型,有桥、山、水、绿树、围栏,还有医生、哨兵、各种动物等。几节橱柜里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模型五颜六色、琳琅满目,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王国。对于不爱言语又可能存在潜在心理隐患的学生,老师首先将他们带到这里,通过让他们挑选模型在沙盘里摆放造型,来分析和发现孩子的问题所在。

    如果这些方式学生都不喜欢,也可以进入箱庭游戏室,通过做游戏排解。心理老师也可通过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做出诊断。咨询室、音乐放松反馈室、心理培训室……这里设备齐全。王继峰是心理辅导中心16位老师中的一位,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帮助很多学生走出心理阴影。

    制度健全有保障

    据悉,今年以来,亳州市教育部门先后下发了多项强化学校安保工作的文件和通知,并与学校负责人签署安保责任书。同时,加大投入,强化安保队伍和设施建设。仅去年一年,全市财政共投入2000多万元,对校园围墙、大门、监控报警设备进行重点建设;为全市中小学、幼儿园聘用专职保安1500多名,配备保安器材9600多件。

    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路下,亳州市平安校园工作成效明显。截至目前,未发生一起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和重大校园安全责任事故。

    “校园安全是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校园安定和谐了,才能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乐园。”该市教育局局长李建忠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