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年:移动了24年的“办公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4-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通讯员 陈森青 张运

    他是一个好父亲,为了让脑瘫女儿看到外面的世界,自己动手改装了一辆房车,带着女儿周游天下。他是一个好老师,24年来,他在三辆车(自行车、摩托车、房车)上架起“移动办公桌”,穿行在女儿和学生的课堂之间。

    日前,由一群学生自发筹备的个人演唱会在扬州大学举行,近千名观众挤满现场。演唱会邀请的主角不是明星,也不是社会名流,而是该校普通教师刘大年和他的脑瘫女儿。24年来,刘大年用爱生动演绎了父亲和教师两个人生角色,温暖了一群人,感动了一座城。

    自编教材,改造房车,他是女儿的家庭教师

    2012年以来,只要刘大年开着车行走在校园里,都会引来师生们的好奇,因为他开的不是普通的车,而是由一辆依维柯改装的房车。

    1990年,刘大年的女儿小凌子降生,曾给这个家庭带来无限欢乐。女儿1岁时,他发现本该学语的孩子,却无任何反应。到医院检查,结果被告知:脑瘫。为了让女儿能够在智力上有所突破,刘大年决定做小凌子的家庭老师。

    刘大年翻看了大量的特殊教育教材,但发现并不适合女儿,学习效果也不明显。“每个残疾孩子的特点都是不一样的。”刘大年决定,为女儿录制特殊的教学片。他从亲戚家借来摄像机,一有时间,就站在镜头面前指着汉语拼音一遍遍地教女儿读,随后刻成光盘后每天放给女儿看。小凌子的一丁点进步,刘大年都喜不自禁。

    “小凌子二十多岁了,最大的愿望就是看看外面的世界。”两年前,为了实现女儿的心愿,刘大年改装了这辆房车,先后带着女儿走遍西藏、新疆等地,行程4万多公里。

    父亲的辛勤付出没有白费。小凌子不仅认字能力强,语言表达清晰,尤其在音乐和记忆方面表现出惊人的能力。自从外出旅游后,小凌子爱与陌生人交流了,慢慢也能逐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一边做饭,一边备课,他在车上架起“移动办公桌”

    女儿占用了刘大年很多时间。谈到工作,他总是一脸的内疚。“科研没有做好,总觉得愧对学校,但我得把讲台站好。”从教二十多年来,刘大年没有迟到一次,没有欠过学生一堂课。

    小凌子10岁时,刘大年托人将她送进学校,老师提出家长必须陪读。自己和妻子都有工作,怎么办?刘大年硬是从时间缝里抠出时间,天天奔走于两个课堂之间。

    为了不影响工作,刘大年特地在自行车龙头上安装了一块木板,陪读的时间,就成了他备课、批改作业、甚至写论文的时间。

    24年来,刘老师的“移动办公桌”从自行车上搬到摩托车上,再换到改装的房车上。一边是女儿,一边是学生,两个课堂,四处奔波。在师生们的眼里,刘大年的“移动办公桌”一直都是校园里流动的风景。

    “凌子的病情反反复复,已经让刘老师操碎了心,可是对于学生,他却从不马虎。即便只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求助,他都能把车子开到宿舍门口。”学生毛越波说。

    躬行自明,率先垂范,感恩教育温暖大学城

    因为女儿的缘故,刘大年的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然而,每次遇到他人求助时,他总会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2008年汶川地震,他带头捐出了1000元钱,并领着学生深入社区街头募捐。

    有人说他是逞能,刘大年一笑了之:“我和我的家庭得到过很多好心人的帮助,社会给了我们太多。人得学会感恩,帮助他人也是帮助过去的自己。”

    “我是一名老师,身教胜于言传,教化育人,首先要从自己开始。”刘大年这么理解教师的担当。24年来,刘大年和女儿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虽然学生走了一拨又一拨,但他们悄悄约定帮助老师照顾小凌子的承诺,一直延续到今天,也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场个人演唱会。

    “我们都为刘老师的父爱如山、爱生敬业而感动,我们就是小凌子的哥哥姐姐。”参加演出的小谭说。演唱会上,师生之情如父女之爱一样醇厚,亲情、师生情……在彼时如水乳般交融。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