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5-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廊坊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中,抢抓机遇、对接服务、深化改革、突出示范、引领作用。学校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国家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建有2个国家实训基地,电子电工与自动化实训基地和汽修实训基地;建有50个设备先进的现代化实验实训室和实训车间。中央财政支持的总投资4050万元的一座建筑面积12940平方米的教育教学信息化综合实训中心正在建设中。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学校已为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13000人。

      一、抢抓历史机遇,明确发展方向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2014年度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以加快构建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示范校建设实际,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绿色发展、高端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廊坊发展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德育工作为主线,以国家示范校建设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深化职教改革、服务民生为重点,以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构筑反腐倡廉惩防体系为保障,积极创新工作举措、深化内涵建设,努力打造一流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

     二、把握经济发展,科学设置专业

    专业是中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载体,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纽带,也是学校综合竞争力的一个主要标志。目前学校建有电子电工、信息技术、汽车、旅游、商贸5个专业群和1个学前教育重点专业,这些专业与廊坊产业发展相适应,与市场人才需求相适应。通过国家示范校建设,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能力。

    为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学校与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联办了“3+2”大专班,打通了中高职衔接的立交桥。与天津市信息工程学校联办了天津市春季高考班,与河北经贸大学廊坊函授站合作,成立成人高考班。组织121人参加2013年全国成人高考,录取率达78.5%。

     三、瞄准工作岗位,深化教学改革

    紧紧抓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个有机载体,将课程设置与工作任务相对接,课程内容与工作岗位能力相对接,教学情境与工作情境相对接,实训操作规范与企业操作标准相对接,教材开发与职业技能相对接,积极探索实践“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强化仿真教学和模拟实训。形成了各具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起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根据实训需要,在全市中职学校中,率先自主开发了学生电子工艺实训套件,涵盖直插件、表面贴装、万能板等领域,自主开发了实训室管理系统网络平台,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2013年,在全省中职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1项、团体二等奖2项、团体三等奖3项,共有31名学生获个人奖项;10名学生通过国家教育部门“EITP”认证的PSOC开发与应用工程师理论和技能考试,获得“全国电子信息技术人才认证初级工程师证书”,在全国我校是最先开展此项认证的中职学校之一;338名学生参加相应工种的专业技能鉴定,取证率达98.5%。

    四、夯实人才支撑,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按照多层次教师培养体系,实施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省级教学能手、省级教学名师、国家教学名师的梯次培养思路,努力打造“双师型”、“专家型”、“名师型”教师队伍。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来校兼职,优化队伍结构。教师通过教师进企业实践活动,体验企业的工作过程,按照企业实际需要,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教学做的工作能力。在做好国家、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的同时,还派出1名教师到德国参加了业务培训。45名教师参加了联想集团教学高尔夫培训。已有省级教学能手、教学名师7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优秀教学团队。

     五、深化校企合作,共创发展双赢

    学校以企业冠名班为抓手,以联合建立人才培养和就业基地为载体,以校企联合举办技能节活动为突破口,全面深化校企合作,努力创新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目前,我校与天津三星光电子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三星光电子班,与新奥集团艾力枫社酒店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新奥班”,与北京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京东方班。企业冠名班班级已达7个。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计划,联合开发教材,冠名班学生专享企业专家授课、专享企业奖学金,专享企业提供的实习实训设施,专享企业提供的正规就业岗位及继续深造机会。初步实现招生、教学、实习、就业、发展的一条龙的人才培养模式。

    两年来,学校与35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与11家单位共建“人才培养与实习就业”基地。并举行“企业文化进校园”系列讲座活动,企业高管来校做企业文化专题讲座,有利于学生正确把握自己是学生与职工身份的有机统一,是学校人与职业人的统一,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六、注重贡献效果、突出示范引领

    两年来,为社会培训15866人次。宋占坡老师被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清华大学科教仪器厂聘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培训”项目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培训教师,在国家骨干教师培训、在工信部电子信息行职委通信专业专指委组织的中职教学标准修订暨中高职科研合作研讨会上,就PSOC技术在中职学校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应用进行了专题发言。李竹贤、董玮等老师多次为全市导游员、旅游饭店人员进行培训。

    素质成就人生,技能成就梦想。毕业生以精湛的专业技能、较高的综合素质赢得了就业企业的认可和赞扬。

    砥砺奋进促提升,戮力同心写辉煌。廊坊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人将乘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东风,以人才打造品牌,以服务创造价值,勇立潮头扬远航,谱写职业教育更加辉煌灿烂的新篇章。(薛树林 张福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