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而自主的大学生社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5-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高靓 通讯员 龙海波 施雅颂

    柔和的灯光,舒缓的音乐,沙发、饮品、充满艺术感的摆设……日前,一组名为“揭秘7#(7号楼)社区驿站”照片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和热议。

    照片中的7号楼社区驿站是由大连理工大学西山生活区7舍三楼中厅活动室改建而成,是学生交友、交流、看书的一个休闲场所。

    师生合力建设

    走进7号楼社区驿站,给人一种舒心宁静之感。纯白的沙发和复古的黑色桌椅简约时尚,深灰色的墙,充满造型感的相框和明信片,老式的唱片机喑哑地放着轻音乐与爵士乐。《看天下》、《伊周》等各类杂志被整齐地放在茶几上供人翻阅。

    “诚信驿站”和“以物易物”是7号楼社区驿站的两大特色。

    “诚信驿站”是自助饮料贩卖方式。木制货物架上陈列着各式饮料,绿色卡片上标注着价格,货架前的灰色编织篮用来盛放钱币的同时,也承载了最重要的一份 “诚信”。

    “以物易物专栏”则为学生的闲置物品提供了交换平台。一本书、一个玩偶,一把木梳……这些都可以陈列在“以物易物”专栏,以方便学生为闲置的物品寻找更合适的主人。

    令人惊异的是,7号楼社区驿站的建设没有请任何施工队,完全由师生自己动手。6位楼委会成员和管理与经济学部的学生经过近一个月的辛苦忙碌,使普通的宿舍楼中厅变身为能够同时容纳30人,集音乐、阅读、茶饮等为一体的社交场所。

    文化育人新载体

    打造学生社区育人新环境早在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了很多年,而在国内,在大学生社区打造新的育人环境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学生社区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全新空间,是高校实施教育、管理、服务的重要阵地。学生宿舍是大学生休息放松的地方,通过打造大学生社区文化,能起到非常重要的育人作用。”该校学生工作处副处长顾丰如是说。

    近些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社区文化在各个高校逐渐兴起。打造以学生社区为主要载体,以大学生聚居群体为主体,以后勤保障和制度完善、文明环境为内容,以各种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大学生社区文化,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高校的共识。

    “学校尝试建设宿舍文化育人的新载体,让学生在宿舍区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为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提供放松、休闲的环境。国内外的许多高校都有此类活动室,只是文化氛围和规模各不相同。”顾丰表示。

    环境幽雅创意佳

    7号楼社区驿站在网络上的走红,使大连理工大学的学生纷纷前来体验,反响十分热烈。

    “我来过7号楼社区驿站好几次了,环境堪比星巴克。”来自管理与经济学部的孙恩雪笑着说,“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来这里喝杯茶,看本杂志,听听音乐……实在很惬意。定期来7号楼社区驿站放松心情已经成了我的习惯。”

    来自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的刘嘉新和夏安飞则表示,以前他们从未想过一个宿舍中厅能被打造成这样有情调的休闲驿站。由于住在7号楼,来回非常方便,所以他们已经把7号楼社区驿站当成了新的读书根据地。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的徐小惠认为,7号楼社区驿站给她印象最深的就是“诚信驿站”,“大学校园里有这样弥足珍贵的信任是多么美好。”

    也有一些学生就7号楼社区驿站现在的运营情况也提出了意见。“7舍毕竟是男生寝室,对于女生来说不太方便。”外国语学院的陆灵姗表示,希望学校能够在女生宿舍也建设这样的社区驿站。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