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6-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到公司实习的第三天就开始做标书,第一周就拿下了一份大合同。”临近毕业季,当很多应届毕业生还在为投简历找工作而犯愁之时,长江大学城建学院工程管理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华金娟却早已成为了国内超大的集成电路工程设计院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一名正式职工。“我们专业78名学生,除考研的同学外,其他人现在都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工作。”

    在长江大学,许多如同华金娟一样的学生都是学校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受益者。近年来,该校结合教育实践改革,构建了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工学交替”、“基地实训”、“订单培养”、“项目主导”等四类8种育人模式,形成了不同学科专业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体系。与26个地方政府、175家企业、科研机构共建联合培养人才基地351个,企业设立奖学金57种,金额达到2300万元,全校46个专业、每年一万余名学生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计划,约占在校生人数的1/3。

    校企对接:构建多重培养育人模式

    “从大一到大四,我们每年暑假都要去工地上实习一个月并记录每天的体会收获,回学校后老师对内容进行答辩评比。做得好还能获得一定奖励。”华金娟告诉笔者,“刚开始去的时候,什么都不懂。但通过与课堂理论知识相结合,实践起来也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工学交替是长江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之一。”多年从事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的黄义武研究员介绍,学生通过校内学习与实践学习交替,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衔接与互补。很多理论知识,学生如果不与实践结合,理解不深,也不知道这些理论知识的用途,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加深理解,并找到各自的软肋。”

    据了解,“工学交替”合作教育模式最早由城建学院在土木工程专业开始推行,育人成效显著,然后在全院五个专业全面推广。实行“7+4”人才培养模式,即7个理论学习学期,4个工作实践学期。

    “目的在于使学生个体在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的交替中增长知识,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品格三个维度的全面发展。”城建学院教授刘昌明介绍,该模式的要点是:实现学校与企业双边合作,建立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指定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采取校内教学和现场工作交替。依托学校与企业和各地市州政府建立的校地合作大平台把学校课堂向社会课堂延伸,校内实践环节向工程实践延伸。

    “专业学习+科研训练”的基地实训模式,是该校探索多样化产学研人才培养的另一种做法。以合作单位为基地建立合作育人的教学实践场所,承担学生的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见习的教学任务。通过基地实训,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培养专业思想,提高实践能力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近年来,农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动物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文学院结合本院学科专业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两基三段式”。

    通过建立校内校外两类实践合作教育基地,将所有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整合为三个阶段,即“课程综合实习、专业综合实习阶段、就业适应实习。围绕学生的基本技能、科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构建了学生基础理论+实践能力培训的合作教育实践培养体系。

    园艺园林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的“项目+基地”模式是以校外基地为平台,项目研究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合作模式。学生前三年在校学习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进行项目研究的基本训练,明确研究方向,后一年到“校外基地”参与工程设计和科研训练,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整个实训过程实行“双导师制”,从而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科学学院与北京侏罗纪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办了国内首个“石油软件工程”校企对接实验班。以学校和公司双方作为实验班开办的主体,参与实验班的教学及管理全过程。

    通过学校教育和企业的无缝对接,培养的学生在无磨合或少磨合的情形下进入企业工作。通过几年教学改革与实践,形成了一套以行业为背景、学科为依托,适应企业需要的合作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农学、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三个专业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采取“3+1”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即前3年学生以在校学习为主,完成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和相关实践教学环节,具备必须的专业基础和基本实践能力;第4年学生以在企业实践为主,结合企业的生产过程、产品开发和科研课题,开展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石油类专业“2+2”培养模式。学生前2年在校学习,后2年油田企业参与到学生培养过程中来。油田企业提前两年进校选择学生,并与学校签订合作培养人才协议,用人单位参与制定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利用学校和油田的教育环境、资源,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训交替进行,以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理论和较强工程意识、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合作教育模式。

    多重合作:创建人才培养长效运行机制

    近年来,长江大学在总结“厂校合作”、“校地合作”以及“产学研合作”办学的经验基础上,针对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中认识不清、运行与保障机制不全、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不断理清合作思路,扩大合作领域和范围、拓展合作形式和途径,密切与行业和地方的关系,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道路,在实践中深化产学研合作,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运行机制。

    “政府与行业”、“政府与部门”共建,初步形成了长江大学新的办学体制,理顺了学校办学格局。2010年,湖北省政府部门与三大石油公司签署协议共建长江大学,支持学校参与公司科研项目的申报,以项目合作方式,支持石油主干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支持该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

    2011年,湖北省政府部门与农业部门共建长江大学,农业部门从人才培养、科研立项、技术推广、科研基地建设、农业教育培训等方面,加大对长江大学的政策和项目支持力度。

    学校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合作先后建立了物探重点实验室、测井重点实验室、油气储层重点实验室、油气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采油采气工程重点实验室、钻井工程重点实验室、HSE重点实验室;与农业部门建立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在政府部门支持下,学校建立的平台还有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荆楚文化研究中心、石化及环境工程研发推广中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研究开发中心、石化与化工机械研发推广中心、涝渍地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教育部门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重点实验室,通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配套经费投入建设,软硬件建设已达到国家教育部门的要求,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生产测井和核磁测井技术的科学研究与应用试验工作,成功地解决了复杂地表、复杂地质条件下常规勘探技术难以解决的难题,研究成果在油气资源勘探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显现良好的实力,发挥重要的作用。

    长江中游湿地农业教育部门工程研究中心,与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荆州市农科院合作共建,以长江中游湿地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湿地生态工程、湿地作物工程、湿地水产工程三个方向,开展长江中游湿地农业生态结构优化、保护与修复技术,水稻优质多抗高产品种筛选繁育、减灾避灾技术,及以黄鳝、泥鳅等名特水产品为主的鱼类养殖和繁育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把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成为技术研发转化与推广应用中心及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合作平台成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舞台,在导师的指导下,本科生参与了研究工作,开展了科技创新活动。近四年学生主持科技创新项目310项,其中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26项,学生参与教师科研6300人次。

    借助企业资源,建立教育教学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依托校企合作委员会、校地合作委员会,积极拓展校外教育教学基地。合校十年来,教育教学基地遍及全国各地,形成了能够覆盖全校85个本科专业教育教学需要的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创新实践等教育教学基地500余个,如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研究生企业工作站;中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研究生创新基地;以及河南油田分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长庆石油勘探局等。近四年来,校外合作教育实习基地接纳实习学生60906人次。

    能力培养:让人才培养更加优质高效

    “产学研合作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窗户,通过产学研合作,学生认识到自身知识和能力的不足,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长江大学党委书记朱业宏介绍,“通过推进产学研合作,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毕业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增强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了。”

    城建学院对2007级、2008级参与“工学交替”实习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分别有70.6%、72.3%的学生反映自己的社交能力、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农学院对2007级、2008级参与合作教育的学生调查表明,学生普遍感到提高了科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据统计,该校大学生考研录取率由2004年的10.55%提高到2012年的18.10%;一次性就业率由2004年的87.33%提高到2012年的94.41%;近四年,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828篇,平均获奖率71.75%,在全省高校中名列第一。每年学生参与国家、省级学科竞赛、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取得良好成绩。仅2011年,全校学生参与学科竞赛,获国家奖项173项,省级奖项181项。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